最近学跳舞,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那就是当老师问同学们“大家都学会了吗?”会出现三种情况
1)跟老师还算熟或者不在乎自己面子的学员会主动提出问题(这类同学是我一般比较佩服的,有问题主动问,并能及时得到解决)
2)可能有人没学会,但碍于面子或者没学会的点有点多,觉得自己还是不问好了。这类学员通常不会回答老师的提问,只会一直保持沉默(我刚开始学跳舞时,几乎就是我的真实写照)
3)可能大家以为自己学会了,但其实离老师心目中学会了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但大部分人会信心满满的回答“学会了”,而人群中会突然冒出一个唐突的回答“可能学会了”。没错,那个唐突的声音发自于我本人。
一般我这样回答时,可能我的舞蹈老师会以为我是在故意跟他抬杠,但其实并不是,不信我们继续往后看
其实,在我们学习一些技能类的课程时,通常都是老师讲解知识点后立马演示给我们看.同一批学员都在认真的看和学,但真的无法保证所有学员学完后立马都能按照老师心目中的标准和要求做到位。毕竟每个人的背景或者之前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哪怕同样的时间学习了老师教授的同样的内容,经过短时间内内化产生的效果和结果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当大家回答老师“学会了”这个答案时,老师一定要拧去这个答案中至少20%左右的“水分”,不然,当你看到大家展示出来跟自己心目中认为他们学会了的那个标准不一致,以及大家各自学会了的标准都大相径庭时,内心才会显得更为平和,不至于过度失望。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叫做“知行合一“,倘若把这个词换到我们学习技能课来看,它同样不太容易短时间做到。
拿我之前学习健身发生的例子来说;每次健身教练讲解+展示完一个动作后,都会问我“明白了吗?”我都会回答他“明白了”。可是当我自己每次去练习时,都无法体会到教练告诉我的被锻炼到的地方应该有的对应的酸痛感。
那我的疑问就来了。我以为的我知道了,我学会了,可能都是假象,因为我的行为跟我所以为的知道了和学会了并没有对应匹配。因为做出来的动作是错的。所以,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做得好。
所以一旦我现在再遇到老师问我“学会了吗”时,我自然就会回答,可能学会了。
由我自己学习这两次技能的课程来看,我个人会认为,当我未来去面对我的学员时,我应该去变换自己的提问方式,问大家“我哪里有没讲明白的地方”或者“大家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吗?”。仔细去体会,听上去“你们学会了吗?”这个问法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员来回答,但其实这样的问题会给人压迫感,毕竟成人学习还是顾及面子,没有学会也不敢说没学会。
而“我哪里有没讲明白的地方”或者“大家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吗?”的问法才是真的站在学员的角度带有同理心的去启发和引导大家说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及时帮助他们纠错,才会让整体学员从不会到真的学会的概率提升。
作为成人老师,我们其实都希望自己的学员能学好,毕竟是自己教的呀。但往往又会忽略提问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的风格特点都不相同。所以,在适时的场景下,选择对自己的学员群体更为适合的提问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做得好,老师提个好问题,学员就愿意参与;学员只要肯问问题,离真的做到也就会更高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