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知:
1.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但人生没改变?
可能你自以为读的多,其实并不算“很多”;
可能这些书你只是刷过去,并没有读进去;
可能你读了,但没有理解;
可能你理解了,但是没有使用。
可能你使用了,但是时间太短,还未能看到改变的发生。
就如同种子种下,发芽之前需要在地下生长一段时间,破土之后还要生长,到结出果实的那一天,真的需要很长时间。
我觉得读书有用是这么几个情境:
(1)问题需要。生活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收获会很大。比如我觉得时间不够用,读了《把时间当做朋友》,明白了“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无法管理时间,只能管理自己”,明白了“耐心”的重要性。再比如,想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自相矛盾。读了一些心理学的科普。想养成好习惯,长期持续读了《微习惯》,让自己变得更高效,就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2)讲课需要。比如要讲“教师与大数据”的话题,读了《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未来教育》、《大学的终结》等。了解了数据的概念,教师如何用数据服务教学设计,未来教育的需要等。
当没有问题的读的时候,往往就没有收获。读过也没有什么印象。
怎么办?要想读书有用,首先要带着问题读,其次得去应用。
有了问题,读书重点不是读,而是理解、使用、等待量变到质变。思维的变化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的积累。所以,办法就是:多读、多思考、多实践。
2.为什么知道了很多知识,生活依然如故?
首先,你知道的可能不是知识,只是信息。
克劳德 香农说:“知识是有利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
彼得德鲁克说:“书本上没有知识,只有信息。知识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
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知道的大部分只是信息,并非知识。
怎么办?想方设法把信息变成知识,而且是尽量成体系的知识。
3.如何把信息变成知识?
重点是关联。
把信息相互关联,特别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关联,与自己的个人情感体验关联。
联系越多,应用性越强,信息变成知识的力度越大,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把别人的信息变成自己的知识,才是学习的过程。
卡片法阅读,是个很好的把信息变成知识的方法。
怎么做:用自己的话转述原文,与自己的过往体验或者当下生活相联系,然后设想未来如何应用。
以上来自古典的个体共读会分享。
4.沟通的大忌:自传式回应(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并未认真倾听,只是在寻找表达自我的机会。所以任何能和我们过往经历联系起来的信息都会被我们捕捉,成为我们讲话的契机。
价值判断——依据自己的价值观评判对方说的对或者不对。
追根究底——探查别人的隐私目的是批评对方的价值观。
好为人师——用自己的经验提供建议并强烈对方接受。
自以为是——认为别人都和自己是相同的动机。
价值判断令人不能畅所欲言,追根究底则令人无法开诚布公,这些都是经常影响沟通的障碍。
怎么做?少说多听。根据场景,恰当表达。
与对方交流时带着觉知和觉察,到底是好奇对方的想法,还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若是后者,再去觉察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开口前先呼吸,看看场景,对方是希望获得你的指导和建议吗?如果不是,就尽量去掉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的表述。以理解对方为目的进行表达。
5.有效沟通: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
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述对方的话;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用自己的语句表达(左脑),跟对方确认自己在认真聆听。
第三阶段:加入个人的感觉(右脑),体会对方的心情。
第四阶段:理性和感受。
举例: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父:“你不想上学了。”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此时,儿子感觉到被听见,被理解,才愿意敞开心扉,继续讲述,甚至愿意让父亲当导师。
微信公众号:珍珠的小天地。
亲爱的朋友,你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收获和看法呢?你对哪一条新知更喜欢?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