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少年说》,有个叫叶子健的小男孩深深打动了我。
叶子健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个清秀的小男生,一上台便语出惊人。
他说,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甚至为了玩手机,为了让他安静下来不捣乱,主动塞给他一个手机,让他一个人去一边玩。
子健又说,手机才是我的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忙于玩手机,没有时间陪伴他。得不到爸爸妈妈关爱的子健,只能每天与手机为友。小小年纪的他,居然发出如大人般的感叹:我觉得手机才是我唯一的陪伴。
《少年说》第二季:那个爱玩手机的爸爸,你欠孩子一声对不起子健还说,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不影响自己玩手机,就把我们也交给手机。等我们长大了,也像你们一样沉迷手机时,你们又责备我们,认为手机耽误了我们。
这个非常聪明非常懂事的孩子,站在高台上,大声地责问父母: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竟然比我还重要?
说到动情处,小子健一度情绪崩溃,冲着台下的爸爸妈妈撕心裂肺地哭吼道:“小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手里?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少年说》第二季:那个爱玩手机的爸爸,你欠孩子一声对不起
虽然平日里一次次抗议父母玩手机并无收效,但这个极度缺爱的孩子,依然没有放弃,依然满怀渴望地呼唤台下的父母:
“拜托你们放下手机,陪陪我好吗?”
看到这里,我止不住泪流满面。多好的孩子,这么善良,这么大度,这么有爱,虽然爸爸妈妈如此失职,可是他依然很执着地渴求他们的关爱,并且也没有放弃爱他们。
和我一样,台下的许多孩子,也都在偷偷抹泪。有个戴眼镜的男孩子,哭得特别伤心,乃至于不得不拉起眼镜,不停地拿餐巾纸擦眼泪。
《少年说》第二季:那个爱玩手机的爸爸,你欠孩子一声对不起 《少年说》第二季:那个爱玩手机的爸爸,你欠孩子一声对不起子健的妈妈也泣不成声,她主动向子健说对不起,请子健给她时间,表示愿意与子健一起学习成长。
《少年说》第二季:那个爱玩手机的爸爸,你欠孩子一声对不起但是,子健的爸爸,面对儿子的愤怒,伤心,自始至终,都给人一种无动于衷的感觉。即便儿子那样催泪戳心的哭喊,似乎也未能打动他。
他一直都在端着父亲的架子,对于子健的质问,躲躲闪闪,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它。
子健上台前,他给他打预防针,要记得自己是他的爸爸,要给自己留点面子。
当子健站在台上声泪俱下时,他甚至还在笑,说儿子给了自己一个炮弹。他似乎并没有把子健的诉求当回事,而是言不由衷地为自己辩解,极力转移话题。
面对儿子的泪水和诉求,我们看不到他的诚意,自责,也感受不到他发自内心的愧疚。
他轻飘飘地说了几句过场面的话,虽然含糊地答应了子健的要求,但总觉是有应付之嫌。
他一直都在笑。
甚至,他连一声对不起,都不肯对孩子说。
我不相信,这样的父亲,以后真的会放下手机,陪伴孩子。
《少年说》第二季:那个爱玩手机的爸爸,你欠孩子一声对不起身为成人的父母,最可笑的就是,自己可以日日沉迷手机,可以摸牌赌博游戏,可以纵酒欢歌灯红酒绿,却要求孩子勤学习,苦读书,远离一切不良嗜好,最好什么也不用管,就能成为别人家的好孩子。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殊不知,言传不如身教。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空乏的指责,苍白的说教,而是温暖的呵护,良好的熏陶,润物细无声的陪伴。
你是怎样的,孩子就是怎样的。一个对自己毫无要求的父母,对生活放逐无度的父母,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要求孩子,更没有能力去教育孩子。
如果把父母分为劣质和优质的话,那么,摊上劣质父母的孩子,将一生背负原生家庭之痛。
别以为父母都能成为孩子幸福的源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劣质的父母,终其一生,都是孩子的噩梦。虽然有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挣脱了原生家庭的桎梏,走出了父母的阴影。但是,绝大多数孩子,成了劣质父母的牺牲品。
一个人所能遭受的最极致最入骨的伤害,都来自原生家庭。这句话不知出自于谁,但令我印象深刻。只有心里有伤的孩子,才能深刻地咀嚼出其中的苦涩和疼痛。
这种痛,是真痛,但是,再痛,你都只能忍受,再痛,你都无法逃避,无力改变,因为施受者是你的父母。他们赐予了你生命,所以就能恣意伤害你,无视你的痛你的苦你的绝望和心碎。
小子健在台上无助的怒吼和哭喊,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痛。
真心希望子健的爸爸能真正反省自己的失职,能和子健妈妈一起,多多陪伴子健,和子健一起学习成长。
尤其子健爸爸,别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推开他们,别让孩子再等待了,别让孩子再失望了。否则,总有一天,孩子心里的伤会变得无法愈合,孩子的心门将不再打开。
当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之爱时,父母儿女的关系也将名存实亡。
《小王子》里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优质父母,都能以过来人的身份,放低姿态,多多理解孩子,关爱孩子,陪伴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