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705/6bd3b926eb03d72f.jpg)
— 1 —
看了很多作者写游记才知道,那些所谓的远行,其实都有一个目的,去土耳其体验浪漫,去瑞士滑一场摔跟头的雪,去洛杉矶找一份工作,或者去马赛读一年书。
那些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甚至不知道出发的意义是什么的,原来叫做自我放逐。
大多数的远行都是暂时的放空,生活兜了一圈,好像回到了原地。
— 2 —
满怀着期待从一片白茫茫的云层中降落下来,还好第一天的天气没有太差,从机舱走出来也没有明显的寒冷感。这大概就是成都欢迎我的方式。
受着火锅的影响,成都人的心中没有城府,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毛肚是毛肚,说牛肉是牛肉。成都也不算大,可能是给人的感觉比较紧凑吧。
追随着赵雷的歌去感受成都,其实也就是两三天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过比较有趣的是,整个成都都好像收了赵雷的洗脑,大街小巷都飘荡着赵雷的歌声。
说是赵雷唱火了成都,不如说是成都捧红了赵雷。
— 3 —
想想我在成都吃的第一顿饭也是很难过,因为小伙伴没有到,我只能一个人出去觅食,通过大众点评找到一家叫“愚小面”的面馆,看到环境还不错就进去坐下。
对于四川的辣味早有耳闻,带着初次尝试的好奇心里,我还是挺期待这一家面馆给我的感觉。
这里点面并不区分大碗中碗,而是用一两二两的规格来卖,我点了一个一两微辣的招牌牛肉面和一杯热花生豆奶。
付钱的时候我对店员说:“最好要不辣的吧。”店员说:“原汤就是微辣的,我已经帮你选了微辣,不辣的,很好吃的。”
几分钟的功夫,店员把我的面端了上来。碗很大,但是只装了一半,红红的辣椒油浮在上面,对我这么一个广东人来说,这样的辣椒油不是特别友好,牛肉只有三四块,但是很大块。
我拿了双筷子,先尝了一块牛肉,非常劲道但是麻辣的味道特别重,刚吃第一口面我就被这浓重的辣味呛到了。其实也不算是很辣,但是特别麻,花椒的味道特别重。
这种麻麻的感觉,特别像嘴巴触了电,辣椒辣得嘴会疼,但是这个“麻”不是,这个“麻”有点香,但是麻到你的口腔失去了感觉。
一两面,我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暗自庆幸自己点了一杯花生豆奶可以解辣,但是我不怎么喜欢吃花生,因为这里实在没有别的饮料,只好选择了花生豆奶。
豆奶很烫,但是为了解辣我也顾不上了,用勺子喝了一口,在辣味的衬托下这个花生味变得十分浓厚,厚得我有一点想反胃。
带着一个典型广东胃,如果不是怕半夜会饿,我真的不想吃这碗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705/9af8b85c2ab184bf.jpg)
— 4 —
与其说成都的精髓是火锅,不如说火锅的精髓是成都。所有麻辣鲜香的火锅都烙着“成都最正宗”的印,仿佛成都就是火锅的魂。
这里的火锅店满大街都是,大店小店,有名的新开的,各色各样。在挑选火锅店这个方面,我和我的小伙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我的小伙伴追求店的名气和性价比,而我则追求随便。
小龙坎是一家特别有名的火锅店,我们中午来到这里,已经排到了171号,前面还有85桌在等待。这是我第一次感受成都人对火锅的热爱。
小龙坎旁边也有一家火锅店,叫凤望龙门。与小龙坎相比,凤望龙门就显得冷清了许多。
由于实在受不了如此长的队伍,我们转战去了凤望龙门,在门口迎客的服务员还很实诚地说:“实话告诉你们,我们家很多客人都是小龙坎过来的。”但是她又很心机地加了一句:“我们家比他们家要好吃。”
我们点的鸳鸯锅上桌之后,看着锅中的汤汁沸腾,红油的味道显得越来越浓烈,浓烈到钻进衣服里,久久不会散去。我们点了毛肚鸭肠鸭血还有许多有的没的,这些东西在广东很少会放进火锅里煮,可能相比起广东淡而无味的火锅,成都这里的火锅显得厚重许多。
印象最深的是折耳根,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清楚这是怎样一种食物,反正折耳根古怪的味道,使它成为继香菜之后又一道我不能接受的菜。
不管怎样,成都好吃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简直是吃货天堂。
系列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