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书与书评
《国史大纲》: 激荡时代的一束光

《国史大纲》: 激荡时代的一束光

作者: 蝌蚪z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05:54 被阅读9次

除了文学作品,我最喜欢读的就是历史书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读《万历十五年》,沉溺于黄仁宇笔下的人物而不可自拔,还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过了很多年,都没有什么历史书有那样的阅读体验了,直到读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读完《国史大纲》,常带有一种奋进的精神,而不是消极悲观,除了钱穆先生对中国文明未来走向的殷殷期待外,更感于著作中描述的朝代兴亡。

我们的很多的历史著作,都以唯物史观作指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这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史观主导下,煌煌中国史,都逃脱不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野蛮划分。而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的存在本来就不明显,而封建社会更是张冠李戴,三代才是封建社会,而秦以下则是帝国时代。在此等语境下,全然没有了史家对史料的忠实和谨慎,所有的历史写作都往固定的公式上套,不管合不合理,这类史书读来十分的乏味,是一种不见历史人物,不见历史偶然之美,不见历史的兴替衰亡,俨然是历史的八股文,似臭而长的裹脚布,弃之不急。所以,《国史大纲》才是我真正的中国历史启蒙书,与官方通史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国史大纲》涉及制度沿革,思想演变,经济变动,朝代更替,内容繁多,但是见解十分精到,发人深省。春秋以降,士人开始不断挑战贵族统治,至秦汉终于造成一个士人社会。之后门第兴起,把持社会资源,寒门不得仕,似乎是封建的翻版,却也保留了士人的精气神。到了隋唐,士人凭借科举,在与门第的较量中渐渐占了上风。宋以降,中国就是一个士人社会,除了元的反动,直到清的覆灭,变成一个军人社会为至。我认为钱先生对士人渐变的记述,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笔。正是这些社会精英的精神,才是主导一朝兴衰最为根本的原因。汉、明以布衣夺天下,根本原因在于以士人为代表的平民阶级的辅助。而魏晋南北朝的纷乱,症结就是门第庇佑下士人精神的逐渐沦丧。如东汉的党锢,北宋党争,明代朋党,都是士人精神萎靡导致国家的覆灭。而士人之于社会,在野则传教授业,敦化民风,入朝则兼济天下,正是中国历史的活头源水。

中国史非但不是一家一姓之史,而更有其独特制度,而这些制度,就是中国文明最好的精髓所在。在以往的历史阅读中,皇帝主宰一切,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人敢违抗他的意愿。读了《国史大纲》,才明白皇帝要受到一套沿袭制度的制约,并不能独断专行。以宰相为首的官僚和侍奉皇帝的内廷官,共同组成了帝国时代中央官制的特点,而两者的力量也是此消彼长。由于皇帝要受到以宰相为首的政府的制约,因此皇帝常常倚重内廷官,由此造成了宦官和外戚乱政,导致国家衰微,终至灭国,如东汉,如唐,如明。朱元璋废宰相制度,统百官,皇权真正到了独裁的地步,没有一个独立的政府牵制皇权的膨胀,臣下只有卑躬屈膝,做谄媚的奴才。

在军阀割据混战的民国初年,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它主张吸收西方文明,更有甚者主张全盘西化,废汉字,以西方人改良中国人种。表现在史学上,则说中国历史是古代一家一姓的历史,全是皇权的黑暗统治,一棍子打死了绵延几千年的历史。疑古派认为中国三代及尧舜禹都是杜撰,而有人甚至认为中国文明起自西方,主张中国文明西来说。钱穆先生深知这些论调的荒谬滑稽,有必要让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于是怀着济世之心,写下了八十万字的皇皇巨著。

《国史大纲》写于日本侵华时期的西南边陲,史料缺乏,而钱先生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通史的写作,实属不易。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此浩繁,历史研究者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有所成就。而读罢《国史大纲》,不能不为钱先生深厚的学养所折服,既能条分缕析地阐述一个朝代的兴亡更替,又能纵观全史得出思想的流变和制度的沿革。如唐兴于北方士人的觉醒,亡于藩镇割据和宦官弄权。如春秋士人脱胎于贵族,秦汉迎来士人社会,之后是门第士族,自唐之后中国真正迎来了士人社会。如论及各朝赋税人户,都采用了详实的数据说明,得出结论。

日寇入侵,大片国土沦丧,国将不国的危亡时刻,深谙国史盛衰的钱先生,知道日寇可以灭了国家,可是灭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灭不了一个国家悠久的文明,于是在国家存亡之秋,以一枝笔写就了如此奋进昂扬的史著,实在是敬佩。因了时代背景,钱先生在外族入侵,如魏晋南北朝,宋之辽金,入主中原的元清,尤为用力,无非是论证中国文明不可亡,势必被中国同化,其拳拳爱国之心天可怜见。某种程度上,钱先生称得上中国文明的遗民,就像他在谈论明朝灭亡原因时,常常引用明朝遗民顾炎武的《传习录》和《天下郡国利弊书》,读来十分沉重。

大时代下的抉择,不仅影响一个朝代兴衰,还完全决定一代人的命运走向。对西方文明始终抱有谨慎态度的钱先生,知道农民流变对社会破坏之巨的钱先生,终于避难香港,之后又定居台湾,后半生可谓得以善终。从一个朝代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的命数。蒋介石礼遇钱先生,而一边的大陆,则是良弓藏,走狗烹。相比于陈寅恪,梁漱溟,费孝通,冯友兰,及钱钟书之流,钱先生可以说是幸运的了。钱先生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如春秋孔子、南宋朱熹,私人讲学,传业解惑,实现中国文明复兴的理想,培养了余英时等史学大家。而反观如今,一个金钱社会,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一个烦躁的社会,一个压抑的社会,一个商人崛起的社会,一个官僚主义的社会,又何谈中国文明的复兴呢?

《国史大纲》: 激荡时代的一束光

相关文章

  • 《国史大纲》: 激荡时代的一束光

    除了文学作品,我最喜欢读的就是历史书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读《万历十五年》,沉溺于黄仁宇笔下的人物而不可自拔,还写了...

  • 看图写诗:一束光

    那一束光 那一束温暖的日的光, 驱走了冬日的寒凉, 心中的暖流激荡。 那一束耀眼的花的光, 鲜艳了时光的芳香, 心...

  • 时代激荡

    《激荡三十年》已经是我第二次读了。恰逢今年改革开放40年,若是官方的成就总结是本纪世家,那么这本书大概就是游侠列传...

  • 赠光诗燃梦/光

    一束光 趴在另一束光的肩上 笑了。我看见—— 手指上绕着诗的孩子 从一束光走进另一束光 立起来了

  • 激荡ICO时代

    Initial Coin Offering--基于数字货币的众筹或融资金融行为,类似于股票市场的IPO。ICO必定...

  • 《风吹半夏》时代的一束光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引言】 时代的一束光,打在人生的海平面上 如同望远镜般,照见远方的风浪 理...

  • 光(散文诗)

    当一束光遇见另一束光, 它们会交错。 当一束光融入另一束光, 它们会改变。 慢慢散射, 经历折射, 然后消散, 最...

  • 借我

    借我一束光,融入夜晚与星月同眠 借我一束光,驱散归途的云雾弥漫, 借我一束光,让少年的旧梦重圆 借我一束光,让曾经...

  • 一束光

    那是一束光 是,清早的一束光 是,清早云层里的一束光 是,清早从云层里透出的一束光 是,清早从厚厚的云层里透出的一...

  • 【诗歌】前进的路上

    前进的路上 我化作一束光 在凌冽的寒风中颤抖 在艰苦的岁月里遨游 即使如此,我依旧傲立 我是风雪中激荡的红旗 我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史大纲》: 激荡时代的一束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hl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