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阅读7堂课》里get到了阅读不同书籍的好方法

作者: 遇见杰西 | 来源:发表于2021-10-02 10:45 被阅读0次

读书这件事,好象对每个人都不陌生。

拿一本书,翻开,读下去。不就是这样吗?

嗯,我就是这么读小说的。

但是,除了小说之外,读其他的书时,翻开,读下去开始变得不那么容易。

首先,有可能一些书读着读着就读不去了;其次,即使读完了,过一段时间很容易忘掉;再其次,即使还记得一些,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读不下去、容易忘记、没有用处。这三个读书中常入的坑,我用一本书把它们填满了。

这本书就是秋叶大叔的《阅读7堂课》。

它是秋叶团队7堂课系列中的一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如何读完一本书

2、如何读懂一本书

3、如何会用一本书

秋叶大叔在这本书里用七个篇章告诉我们:读完、读懂、会用才是正确的读书姿势。

整本书里有很多干货心法,因为涉及的方面众多,我这一篇重点对第一部分——“如何阅读不同书籍”做一次搬砖介绍。

正所谓,不能用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不同类型的书也要用对方法,才能顺利读完、读懂。

书中列出了十种读书方法,分别是:

闲读法——消遣放松类的书怎样读

抄读法——经典名著类的书怎样读

诵读法——文笔优美类的书怎样读

仿读法——实用技能类的书怎样读

炼读法——励志畅销类的书怎样读

逆读法——商业认知类的书怎样读

框读法——经管社科类的书怎样读

精读法——刚入行新领域要怎样读

图读法——提升阅读能力要怎样读

树读法——成为领域高手要怎样读

前七种针对不同类型的书,后三种面向不同的读书场景。

速读适合所有书籍的阅读吗?

大家肯定都学过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那些让我们快速阅读一本书的方式,确实能提升我们阅读的速度,但有没有发现,速读并不适合每本书。

一些励志畅销类的书倒是能用上速度,大叔在这本书里也讲到,可以用“抓重点”提炼的方式来读这类书。

这类书里核心的要点其实只有那么几点逻辑,把逻辑提炼出来,变成自己能够说清楚的观点,这样的书就算是读明白了。

而如何提炼逻辑,大叔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比如:观点——问题——例证

1、作者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作者提出这个观点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作者给出的精彩例子是什么?

篇幅有限,另两种提炼逻辑的方法我不赘述了,总之就是这类书可以用速读的方法抓住书中的主要逻辑,把结构整明白,基本上就可以达到阅读目的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速读,如果想让读书产生有用性,我们也要活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美文类的书籍适合读出声

对于文笔优美类的书,像散文、诗歌类,大叔建议用用诵读的方式,即朗诵或背诵出来。

朗诵的好处就是,在人的理解能力没有跟上之产,先用机械记忆把书背下来,等到有一天理解能力到了,自然就能理解书的好处。

就象我们小时候背古诗,“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小小年纪对这首诗当然是似懂非懂,但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能把它能倒背如流,等我们长大了,一看到似类的现象,自然就会把这首诗随时拿出来做为表达。

而且美文类书里的文字是有音律感和画面感的,培养对文字的语感,发声朗读是最好的方法。

其实,你不妨去找一篇美文或一首诗歌,试着看一遍,再试着读一遍,优美文字的魅力就在你诵读的那一瞬间开始涌现了,把美文读出来,对文字的美的鉴赏能力提升了,我们写文艺作品的书评时会更有感触。

有些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大叔在这本书里,对我们常接触的商业认知类的书也给出了阅读时的参考建议。

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自带专业光环,很容易让我们在读的时候深信其中的道理。但越是这样的书,我们越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

大叔举了一个例子:《一万小时定律》这本书,每个人一读都觉得很有道理。但大叔提出,普通人这辈子花在买菜、做饭、吃饭上的时间一点也不少,但并没有几个人成为美食家啊,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也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英语开不了口啊。

所以这个“一万小时定律”是有局限性的。这个理论适合那些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的领域。对于探索性的、前沿性的邻域,如果其结果是完全无法预知的,那么就不适合“一万小时定律”。

高业认知类书的作者,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论研究和个性看法,有的观点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所以,当我们对这类书带着批判性思维去读,就能避免自己陷入“光环效应”,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立场。

这样,我们在写书评时才能客观,也更容易发掘自己的观点。

其他几类书该如何读,我就不在这里做一一的介绍了。总之,不同的书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才是能读懂一本书的前提。

除了不同类型的书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们也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让不同的阅读效果为我们服务。

刚入行的小白如何通过阅读站住脚

当知识的学习门槛降低,我们都想多探及一些领域。那么刚入行一个新领域该如何通过阅读让自己快速入行呢。

大叔自己早年读书贪多,他曾在2002年到2003年一年间囫囵吞枣读了近500本书,多的时候一天可以看十本,真是速读专业户了。

但他坦言:其实没多大收获。

最多就是以后每读一本新书时,对其中一些观点有“似曾相似燕归来”的感觉。

大叔用他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一开始没有在某个领域扎扎实实读几本经典的书,把自己的知识框架打牢,只会读书越多头脑越乱。”

所以进入一个新邻域前,先选这个邻域的好书精读。大叔也提供了7个精读的小技巧:

1、字斟句酌法  2、成见归零法   3、波浪渐近法  4、求医问药法  5、精华提炼法  6、多维研读法  7、举一反三法

当然,也不是什么书都值得精读,这种读书法,适合打好基本功,而且要选那些领域内经典的书。

入行后,如果想成为这个领域内的高手,那就要再用上树读法了。把书中涉及的知识点展开,形成一棵知识树。具体的搭建方法,书中也做了详细拆解。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搬来的一些心得。

《阅读7堂课》这本书里,除了不同的阅读方法,还涉及到如何学到一本书的精华并且得到有用性的回报。

后续的内容,我将在另外的文章里为大家分享。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私教课 第2篇  2314字  累计3923字 

命题打卡

相关文章

  • 我从《阅读7堂课》里get到了阅读不同书籍的好方法

    读书这件事,好象对每个人都不陌生。 拿一本书,翻开,读下去。不就是这样吗? 嗯,我就是这么读小说的。 但是,除了小...

  • 【007-7】我的一点阅读体悟

    从阅读方法开始,不同的书籍应该有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比如小说,主人公,遇到了什么事...

  • 跳读——突破快速阅读瓶颈的关键

    【齐帆齐微课】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同的阅读目的,也会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 读秋叶《阅读7堂课》学到了这些

    知识无边界,阅读有方法。 秋叶老师《阅读7堂课》分为7章,从读完、读懂、会用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高效阅读方法,本书是...

  • 让往后余生,有架构可循

    最近在读秋叶大叔的《写作起7堂课》,也是阅读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后,第一次践行有效阅读书籍。 《写作7堂课》地...

  •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上)

    通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篇以后,学到了阅读不同书籍的方法,因为对于不同的书籍的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作者列举了...

  • 有感而发365

    记录每一天的读书感悟 (024/365) 【书籍】50堂高效阅读课 【标题】高效阅读的方法有哪些呢? 【字数】56...

  • 【快速阅读110/200】《写作7堂课》

    【快速阅读110/200】《写作7堂课》学习写作,应该多了解写作本身。应该怎样构思,怎样积累,怎样把好的见识、方法...

  • 读书有哪些好方法—读书笔记

    今日读书《阅读7堂课》 秋叶 秦阳 著 第一章 读书有哪些好方法 方法一:闲读法 对于闲书,可以抄录一些好段子、好...

  • 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

    过往学生时代阅读习惯,也许让我们养成逐字阅读,心里默读这些方式,那会总以为普天之下书籍都应这样 去读。但后面渐渐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从《阅读7堂课》里get到了阅读不同书籍的好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mu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