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溪山木影

1 遇见简书前,生活不是梦想的样子
遇见简书的2017年,我颇为幸运地在所属工作领域得到晋升。当然,晋升带来的不仅是工资的上涨,还有高强度的工作量,也使得加班成为我生活的常态。在没日没夜没周末只有家和单位两点一线连轴转的时期,我曾无数次感到心情低落,独自默默流泪。在尽心尽力对待工作的同时,我觉得生活离自己想要的样子越来越远了。
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因为自小家里藏书在普通人家来说不算少,加之姨母是图书馆管理员的影响,我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小孩。写作的种子大概就在那时种下。曾向闺蜜描述过梦想的生活:和喜欢的人住在有溪水流过的山林,写作、画画、种花、养小孩,看日出日落。安然丰足地过此一生(能有一部经典之作流传于世,是太过奢侈而不敢说出口的梦想)。她调侃我说:你现在天天文核整材料,不也是写作为生?
说来,我是一个较为“听话”的人。中学时加入美术班,因文化课在年级排名靠前,在老师的建议下放弃报考美术类院校,选择参加普通高考,读了法学专业。想来,考研时选择跨专业攻读文艺学是我少有的遵循内心意志的选择。毕业后自然而然选择考取了在老一辈人看来最稳定的职业。
其实,心中有数次动过辞职的念头。然而,我是一个胆怯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那些能把兴趣作为职业的人是无比幸福的。但转而又想,如果将兴趣变成了谋生的手段,那恐怕就只是谋生手段了。如果兴趣不再,写作又有何意义?
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想努力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就算过着市井的日子,那颗儿时种在心里的梦想种子也需要好好去浇灌。
2 加入简书后,彷徨之心找到了方向
2017年12月9日,先生带老人和娃儿回乡下度周末。大概晚上八九点,我在加班结束的回家路上,车载广播的主持人推荐了一款叫做简书的APP,说是可以用手机轻松码字。于是,我在点餐等候时下载注册,边吃晚餐边写下了第一篇关于职场心情的文章。接下来的两周,我继续埋头于工作。
2017年12月30日,又是加班结束的周六,我逛简书,看到电影+计划征文。于是,我看了一部电影,写了一篇影评。这篇文章被首页推荐,受到鼓舞的我又写了几篇影评。
2018年,虽然工作依旧忙碌,但经过一年的磨练我几乎可以做到应对自如。于是,我开始在简书周更。
2018年的第一个周末,我用两天时间读完河合隼雄的《童话心理学》,写了一篇读书体会。我感觉,内心的小孩正在被唤醒。
2018年的第二个周末,我插班报了一个读写训练营。尽管我并不认为写作可以速成,或作过多的套路限定,但基本的写作方法应该掌握,多看多听多学习是必须的。训练营要求每天打卡少量输出,每周交一篇作业,刚好契合我周更的节奏。
2018年的第三周,我看到重读人文社科经典征文。我很认真地运用文艺学相关理论对《诗经·邶风》进行了解读。后来,文章获得了征文比赛一等奖。这出乎我的意料,当时开心得直想旋转两圈。
2018年的第四周,我发现了《原创儿童文学》专题,也知道了有简书签约作者这回事。儿时心中那颗梦想种子仿佛得到雨露滋润,彷徨之心也似乎找到了方向。此后,我持续尝试短篇儿文创作。虽然文章稚嫩,但我内心的小孩已经开始雀跃。
2018年2月,我创建《孩童乃哲学,与诗》文集,将我的短篇儿文收录其中。
2018年3月,我成为《原创儿童文学》和《奇思妙想》两个专题推荐作者。
2018年3月21日,我获得简书儿童故事优秀作者星标。
2018年4月2日,我开始创作第一部中篇儿童文学作品《珊瑚海的记忆》。就是这部未完成的连载,让简书版权经理武老师,也就是我们的时芽主编在审完大纲后说,发觉了我的潜力。
2018年5月8日,在《珊瑚海的记忆》写到第十七章时,我收到了武老师“邀请您成为简书签约作者”的留言。在看到留言后,我当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虽然我已默默朝简书签约作者的方向努力,但心里认为,至少得一年以上,有部像样的作品才有可能吧。现在,看着被点亮的C标和羽毛笔,我内心的小孩还在偷笑。
3 正式签约了,开始走向内心的写作
我知道,签约只是开始。最近我又下单买了好多书。我想,当前要做的:一是要沉下心来创作打磨《珊瑚海的记忆》这部作品;二是要多读经典、多交流学习、多写,并结合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确立自己的写作风格。
里尔克告知青年人一种写诗的方法:走向内心。我从加入简书,开始书写到成为签约作者,就是因为一路随心而行。我想,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今后的写作。
喜欢里尔克的一段话,也献给愿意点开此文花时间阅读的你:“你要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他说,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感谢简书,感谢时芽主编,感谢《原创儿童文学》《奇思妙想》专题及其它我投过稿的专题编委及工作人员。感谢原创儿文群里的每一个人。
感谢文采斐然,第一个在简书认真读我文章并给予暖心肯定的你:龙小烛。
感谢不断给予我支持、鼓励和帮助的你们:若儿织梦、末晓、匪玉、叶听雨、忆安姑娘、清澈的北风、橘生北方、冰镇火药、Lady媛媛、小小夕颜花、广州东子、安然与、闺中风暖、长亭外的夏小乔、东非虎、涅阳三水……因人数较多难以一一具名,就是点爱心和评论区里可爱的你们,感谢!
感谢曾对我创作儿文产生影响的作者们:蓝钥匙、寻麦、小狗屁妈妈……
最后,感谢坚持的自己、感谢包容的家人、感谢时常给予我灵感并督促我写作的儿子。
🧡🧡🧡
网友评论
走向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