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朋友常跟我说:“感觉生活好难,这么多事情。以前,想法一直很简单,不就是生活嘛,哪知会有这么多烦心事。”是啊,上有老下有小,总不能还在人生边上溜达。不成熟,环境会逼着你成长。这烦心事,大多是与孩子有关的事。
家庭,孩子,经历过多少次痛苦的挣扎,我急躁易怒,成了生活中隔三差五的常态。三番五次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态,但,痛彻的领悟就是,身不由己啊!
孩子出现各种状况,令人扎心,可这一切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造成的。下面我就来说说我自己这一路是怎么挣扎过来的。这一学期就快结束,总算上道了。之前一直都是多次下定决心改,但都无效,然后再犯。
因为我们知道了各种育儿知识,但没有实质的爱心陪伴孩子。或说,即使是陪伴了,也不是以孩子为中心,是以父母的主观性约束孩子。现在想想是多么荒谬,说严重点就是压制孩子自然成长的人性。哪个孩子不犯错?好像我们一直接受的观点就是:“孩子多么优秀才可以”,现在觉得是大错特错。很多小时候成绩优秀的孩子,长大后成绩并不好。也有很多是心理不太健康的。
也许你会说,这我早明白,我没有问题。但是,人性是复杂的,总会有自己错误的思想给孩子加紧箍咒。只是每个父母要对付的不一样。
有让孩子犯错的机会,有对错误承受的能力,有能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才是宝贵的,比起孩子单单对事物的认知或对知识的掌握要灵活有用的多。
在我的潜意识中,其实是不能接受孩子犯错的。每次孩子做错事,我的态度就很不好,有严厉的话语,有批判性、论断的语言,有激动的表情。这对孩子来说,只有负面没有正面,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无论我说什么,孩子注意到的是我当时的态度,并非话语的对错。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害怕我。当我看到孩子与我目光划过逃避我的眼神时,我心里感到很难受。原本心里想做的,瞬间已无法伸展。现在孩子还小,那么,孩子大了呢?她会逃离开我,躲避我,与我格格不入形同陌路。
感观给她的反应就是:没有爱,也无法调动理性。爱是前提,即使有理性也行不通,因为先犯错的是父母。
差不多有半年多的时间,每次因为学习,就是这样不愉快度过的。孩子也难受,我也不好受。半夜里,听着孩子长出一口气,心里真不是滋味。一心想着改,可是事情临到时,又是如此。我恨自己,恨自己……
那怎么办?挣扎了好久,如果我不改变我的态度,就是自己亲身的孩子,也不会属于自己。思想里不认可,不继承,还谈什么真正的后裔。难过至极,我改,我改,我宁愿放弃这世上的一切,也要为了孩子,修正自己。
最终,不是我的自制力强,更没有什么本事,是扎心过后真正发出的爱。在我的心里其实是爱孩子的,因为太爱,从而失态。那个“爱”到底怎么爱?爱她,她是一个人,与我们有平等的人性,她是小孩子,犯错再正常不过。
我那样对孩子,是一种残忍,是一种压榨人性。
放弃一切追求,先克服这一点。慢慢的学会接纳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孩子错了,也要肯定孩子,然后自己平复心态,再慢慢帮助孩子纠正问题。然而,就是这些,也不知实践了多久,才有反馈,心里得到安慰。
而,现在,我的心是喜乐的,孩子也是很快乐的。就在今天,孩子要背诵加法表。如上图。先要耐心的给孩子分析,让孩子找到其中规律,然后多看,多鼓励孩子,再给孩子找纸画方格让孩子不看自己写出来,结果孩子一会就全写出来了。孩子也很自信。
之前,我就觉得很简单,她若说:“记住了”,结果一背,肯定是不对的。我就有要大声说:“你不是说你记住了吗?”其实孩子哪里有方法,即便后面学会方法,也的需要细心的引导。这样说来,我是很不通人情。自己小时候,没人教过,也没犯过什么错,就觉得很容易,可那时,父母不干涉,最起码心里不受伤。现在教育落在了父母上,却干涉太多,打击太多。如果我是对别人,肯定是心平气和的,即使错,也不会那么激动。
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不持续,很多的想法与观点都是好的,缺乏持续性,孩子就很容易忘记。另一个就是耐心,存着耐心,换各种方法引导孩子思维,让她自己能想通,瞬间就开心了。
孩子的画画也是如此,我没有教过她怎么画,完全是她自己画,对于画画,我是没有批评过什么的,任其自由发挥。反而,是很不错的。当时,自己越在乎的,就越糟糕。想想实在是心痛,以爱的理由无情的伤害孩子幼小的心。
这一学期,我尝到了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甜头。孩子的眼神,行为,无时不刻都在透漏着欢快,放学回来,一进门抱住我不放,说:“妈妈,妈妈我爱你!”抬头一笑,开心的不知怎样表达了,笑着露出一排缝隙宽又整齐的小牙牙,小脸蛋鼓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就很搞笑。确实,很开心,很欣慰。这才是孩子本该有的状态。而我,之前一直在抹杀孩子的性格,孩子将来面对残酷的社会,还怎样有勇气面对,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下面是孩子的画:
网友评论
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做大人的,更多关注了结果,而没有关心孩子成长这个自然的过程。
很高兴你现在找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方法。正如你所说,人性是复杂的,许多知识虽然知道了,但做起来并不难么容易。这就需要开启我们的元认知,对自己的思想状态时刻监控。文章中,我看到了你在调动了自己的元认知,不断分析和调整自己的言行。
慢慢,我也面临着育儿的生活,不知道到时候能像你这样对孩子既有爱心,又充满理性!
本文已收录到【育言家】专题,感谢关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