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金斯未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他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设问句,例如“生命有意义吗?人生的目的何在?人是什么?我们在面对这些深刻的问题时,无须再求助于迷信······”。
道金斯提出这些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对这些方面的思考,还能让读者情不自禁的想得到作者关于这些问题的见解,以引出下文。
《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有大量的设问句,与成书时科普理念的转变有很大关联。
20世纪60年代后新闻媒体对科学报道发生重要改变,原因主要是:1、对战后科学颂扬后的失望;2、对技术失败,尤其是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反映;3、受过科学教育的记者出现。
传播学者克里斯托福·多南认为,60年代的科学记者是“将探索科学作为具震撼力报道的源泉”。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导致对科学的质疑。
20世纪70年代,媒体和公众对科学技术作用的批评使得科学家退缩至本领域。科学与社会各自独立的观点重新出现。出现了科学家只在科学文化范围内从事科学技术传播工作的局面。
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使得科学家在传播动机、方式和行动模式等方面处于矛盾状态。科学家担心,科学大众化会使科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在这种大背景下,科学普及理念在公众的质疑中向科学传播和对话进行转变,道金斯在这种新理念的感染下通过作品体现了出来。这种理念体现的地方很多,这里就从设问句的使用方面进行赏析。
道金斯用充满智慧的语言向人们传递着基因的奥妙,读他的作品犹如道金斯在你眼前跟你长篇大论一样,不会有生疏感,不会有排斥感,也不会有作者高高在上向众人普及“福音” 的感觉。
“鼠群生活在过分拥挤的环境内,为什么自然选择有利于降低自己出生率的雌鼠?瓦恩·爱德华兹的回答清楚明了。在群体中,凡其中的雌性个体能估量自己群体的个体数量并且调节其出生率,以避免食物供应的负担过重,那么,群体选择便有利于这样的群体。在上述那次实验的条件下,碰巧绝不会出现食物缺乏的情况,但我们不能认为老鼠能够认识到这种情况。······”
鼠群所在的环境过于拥挤时,雌鼠会降低生育率,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人类生活中的经验得到自己的见解。
道金斯在解释这一问题时,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观点,他先说出了瓦恩·爱德华兹的看法,并且让大家一看,感觉的确很在理,正当读者要为自己得到一个答案欢呼雀跃时,道金斯却又引来了一个设问句。“自私基因的理论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几乎完全相同,但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读者看了之后不禁有一种狂扁道金斯的冲动,既然几乎完全相同还有什么“非常重要的区别”?当读者大脑充血时,道金斯的解释如约而至,“······显而易见,如果有可靠的迹象向雌性动物显示出一场饥荒就要临头,那么,降低其出生率是符合它的自私利益的。”
听完道金斯的解释,读者冷静了下来,同一个结论两个不同的推理,到底看似都合理,到底哪个是对的呢?我偏向哪个呢?会不会还有其它解释?跟随这一思路延伸,读者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思考都是在道金斯的牵引下,一个个设问句,是一个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读完之后又需要自己去评定判断。这个故事情节有点特别,里面的角色不是人,而是作者设下的解释理论,是理论之间的PK,里面第一人称的运用更是让读者身临其境,让本来晦涩的理论活跃起来,可爱起来,道金斯得意洋洋的提出自己理论后,摆出自己的态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可能你会说一个设问句就是一个故事情节太武断了,我只能说先别急,喝杯茶听我慢慢说,道金斯在第三章不朽的双螺旋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如我们举的眼睛颜色的例子中,它们互不相同。如果它们做出了相互矛盾的‘推荐’,人体怎么办?有各种不同的结果。有时这一页的影响大于另一页。在刚才所举的眼睛颜色的例子中,这个人实际上可能是生了一双棕色的眼睛,因为制造蓝眼睛的指令可能在建造人体过程中被置之不理了。尽管如此,这不会阻止制造蓝眼睛的指令继续传递到后代去。一个这样被置之不理的基因我们称它为‘隐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相对的是显性基因。管棕色眼睛的基因与蓝色眼睛的基因相比,前者处于优势。更常见的情况是,两个可供替换的基因不全似时,结果是达成某种类型的妥协——把人体建成一个居间的模样,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样。”
这个设问句引领的一段话是不是个故事情节呢?来,咱们换个视角再读一遍,我们不妨把蓝色眼睛基因看成“蓝王子”,棕色眼睛基因看成“棕王子”,眼睛看成“公主”,这就成了两个王子争夺一个公主狗血剧情,“蓝王子”和“棕王子”谁的拳头大,更有优势,“公主”就会嫁给谁,如果在争夺中“棕王子”胜出了,那么“公主”就成了“棕王妃”,反之则是“蓝王妃”。当然,就算“公主”成了“棕王妃”,“蓝王子”还是会念念不忘的,总是隐在一边虎视眈眈。还有第三种情况,“蓝公子”和“棕王子”谁也没有赢,最后各方妥协后,“公主”嫁给了新科状元。或许你不会赞同我的说法,因为你的剧情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争一个漂亮美眉,最后的结果是屌丝成功逆袭,带着美眉远走高飞了。
这样的设问句设置就是要给你想象的空间,可能想象的故事人物不同,故事情节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让你更加深刻的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