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精美的大钟。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挪不动。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可以敲钟的声音特别响亮,贪心的小偷心想,捂住自已的耳朵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于是,塞住自己耳朵的小偷就放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闻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掩耳盗铃的故事,你一定认为那个小偷很笨,完全是自欺欺人,可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也经常陷入到自我欺骗的思维里去呢,《别找替罪羊》就是让你认识到这一点并走出自我欺骗的思维,从而促使你反思,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婚姻关系等,走出困境,迎向更广阔的未来。
《别找替罪羊》的作者是一个机构,美国亚宾泽协会,它是一家学术底蕴深厚的管理培训与咨询公司,由来自商业、法律、经济、心理学、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的专家组成,曾成功帮助上百个组织减少人事问题,提高利润。其客户遍及诸多行业,知名的客户有谷歌、微软、波音、耐克、雀巢、美国海军、康奈尔大学等。
《别找替罪羊》围绕“汤姆”和上司同事们的对话展开内容,以工作和生活中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现核心内容。虽然它是一本管理类的书,但是读起来就像一本职场小说,在轻松有趣中呈现书中的观点。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自我背叛和自我欺骗联手,让你不自觉身处盒子之中。
19世纪时,赛梅尔维斯是欧洲维也纳综合医院的一位产科医生,他在工作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他工作的产科病房的产妇死亡率非常惊人,高达10%,而在同一个医院的另一个病区,产妇的死亡率只有1/50。
他开始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开始他认为是因为有炎症导致的产妇死亡,但他们采用各种方法情况消除炎症却并没有得到好转。后来他们把视线转移到医生的身上,才发现是因为医生经常会研究尸体,可能把某种病患身上的传染性物质带进了产妇的创口上,原来医生实际上是传染者,给产妇带来死亡危险的,正是本该救死扶伤的医生。之后维也纳综合医院在为产妇做检查之前,要求医生用漂白粉溶液洗手,迅速地把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这也证明了他们的推论是完全正确的。
相对于一遇到问题就习惯一开始从外部找原因的我们来说,转变一下思路,把视线放到另外一个角度,转换思维方式,问题就更容易解决。这就是《别找替罪羊》书中谈到的走出盒子思维的核心内容:当你身处在盒子中的时候,你会非常容易把失败归咎于他人,或者是环境(寻找替罪羊)的心理模式。
二、分析我们是如何被盒子困住的。
首先,你要知道你在盒子思维里(指代你的固定思维模式),知道这个事实就是一件让人很不容易接受的事情。
其次,当你把目光专注于自己的时候,你就可能处在盒子之中,也就是这样的状态,会让你处于自我背叛的状态 ,你不自觉去把对方的缺点放大,并刻意忽略自己的缺点,也就是为自己的问题寻找替罪羊,而你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处在盒子中,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都处在盒子中,只在于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走出来。
在管理或领导某个组织时,盒子思维出现得更为明显,阻碍团队领导和效率的或者隔离和中立化。到底是什么会让人不自觉的处于盒子思维状态呢?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我欺骗。
第三,人们会无意识地局限于盒子思维之中,是因为这也会给自身带来很多好处。可以最大程度的推卸责任,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子上,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完成或者是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处于盒子思维中的人会认为是别人需要负责的问题,而不是原因在自身。而且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带着自己的盒子思维生活下去,同时也会促使别人进入盒子思维里。
三、如何跳出盒子思维,拥有让一切变得更好的影响力。
首先,走出盒子的关键在于更关注别人,当你把对方当作平等的人看待,真心为别人考虑,而不是抗拒对方时,放弃对不同的人的偏见,你就已经走出盒子了。
其次,质疑自己的优点,时时反省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第三,需要不断地练习,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断实践,让它成为你的日常习惯。
四、跳出盒子思维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第一,个人成长。个人成长除了外部环境之外,会更好的关注于内在,挖掘内在的因素,更有利于个人成长。
第二,沟通交流。跳出盒子思维,换位思考,更容易理解对方,达到沟通的目的,会让沟通交流会更加顺畅。
第三,团队建设。跳出盒子思维,就更有利于团队的融合,避免了团队成员相互推诿责任,免于让所在的团队成为涣散软弱的组织。
乔布斯曾号召,“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你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每日三省吾身,一切问题都有源头,而正视自己,不找借口是认真生活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