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最好的学习一些非自身专业领域的书籍可能莫过于访谈类书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89594/1b443d35ac550086.jpg)
阅读时间:2017/08/31——2017/09/01
个人评价:9/10
这本约200页的图文并茂的设计丛书我大概用了一天半的空闲时间完全读完,除了被访谈录形式的优秀阅读体验所惊艳以外,还在感叹:无印良品真的比我们在门店看到的那些厉害得多。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每个章节各谈无印良品的一大行为,可谓是条理清晰。第一章讲的是最最核心的产品设计,以对深泽直人的访谈为核心展开点,谈论了无印良品的家电、家具、日常用品设计。总结了无印良品的产品的设计流程,以及由无印良品四大设计天王与董事长组成的委员会在其中的作用,除此之外,体现了无印良品“刚好够用”的设计核心理念而非尽力追求性价比以及追求功能强悍。同时,也有一例无印良品半透明树脂收纳盒维护版权失败的案例,透露了无印良品的一些无奈。
第二章讲的是体现无印良品内在属性的传播设计,以对原研哉以及小池一子的访谈为核心展开点。其中在原研哉的访谈中,他对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那就是“日本式的”美学,而日本式的美学独特之处在于“侘”,即在失落中见美的能力,这使得日本艺术产生了独立于中国、西方的艺术特色,从而使全世界的人都感兴趣。
鄙人对日式美学略有研究一二,所以在此啰嗦几句,所谓日本美学,离不开文学与美术的提炼,从平安时代到近代,日本文学诞生了“侘寂——幽玄——物哀”三重境界的演变,总的来说可以粗浅的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情怀,即对悲伤的情感和景物也能体味出美来,从而形成了类似禅宗“无”的思想,即使平常不过甚至空无一物的情况下,也能悠然自得,体味美,这在日本近代文学家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可以体会一二;再说美术,因为日本美术受南宋美术影像很深,所以南宋那种国破家亡,权贵偏安保身从而形成的谨慎、细腻、婉约的美术风格也深深影响了日本,所以后世日本美术也有了这种略带哀伤却能苦中作乐的特色。
这些特色也在后来小池一子的访谈中得到体现,即日本人对坚持自己的立场从而形成的适应现状的心理与无印良品的“自然、当然、无印”产生共鸣,从而获得了客户的青睐。与此同时,与我们常见的无印良品总是在繁华的商圈建立的文艺清新的门店不同,无印良品热衷于与世界各地的农村与传统手艺人进行深刻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未他们提供独特的产品,包括日本的苹果箱,法国的采果篮,中国的瓷器等等,都是他们深入农村及传统手艺人的世界中所设计的出来的独特产品。
第三章讲的是关乎一线用户体验的无印良品的门店设计,由杉本贵志的访谈为核心展开点。深刻的体现了无印良品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比如在不同功能侧重的门店中,书籍、食品、衣物、家具的商品比例应该如何?为什么更高的商品陈列架可以提升无印良品门店的销售额?以及无印良品通过哪些软装与信息来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都在这一章中有着深刻地探讨与例证。
第四章讲的是无印良品在战略合作、全球化、扶持设计以及生活理念推广上做出的尝试,并由无印良品最大BOSS金井政明的访谈为狠心展开点,深入讲解了无印良品与巴慕达合作的空气净化器;无印良品在成都开设的世界级旗舰店;无印良品所支持的无印良品产品设计大赛;无印良品通过用户调研与因地制宜理念所设计的多款房屋与装潢。体现了无印良品敢于尝试的设计师气质,以及坚持自己是“中小企业”的谦卑态度,并不遗余力的在提升生活质量上做出的努力。无印良品所坚持的生活理念,是以设计为驱动力的,但是又绝对不是那种过分的、精致的设计理念,而是那种“刚刚好的”并且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生活理念,他力主通过研究数据和调查用户反馈,来破除传统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错误思维,并结合地区、文化等因素,设计出提高用户生活体验却又无形的设计产品,这就是无印良品所追求的设计理念——“No Design”;这就是无印良品被人们称道的产品特色“日本的、世界的、亲切的、缜密的、环保的、无形的”。
强烈推荐做设计相关工作的人阅读这本书,而且结合之前看的《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我认为访谈录绝对是最适合年轻人对自己并不专精的领域进行学习的入门书籍,因为在访谈录中,访问者会问一些门外汉的问题来将回答者的思考维度降低,从而给非专业者平易近人,豁然开朗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