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第三个文件夹哲思想法
华夏正音一一曾侯乙编钟

华夏正音一一曾侯乙编钟

作者: 竹林f7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18:16 被阅读1次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足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雄伟的一套编钟。设计结构精巧.音乐性能良好.演奏效果独特。这套编钟以恢弘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效果以及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

二千四百多年前的乐器,在刚出土不久,1978年首次在千年之后演奏巜东方红》等名曲,第二次演奏,建国35周年(1984年)第一演奏,震撼国人,十多年后,香港回归,举国欢庆,编钟再次发声。然后永久封存,供世人瞻仰!

学习了解编钟的前世今生,自豪感油然而生。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让国人学习丶认识我们的历史,增强国人自信,的确黄钟大吕。当下有一小撮人,数典忘祖,甚至认贼作父,乱我中华者当头捧喝。在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中,增加自信,增强定力,更好迎接挑战,更好走向美好未来,是当务之急!

华夏正音一一曾侯乙编钟 华夏正音一一曾侯乙编钟
华夏正音一一曾侯乙编钟

相关文章

  • 华夏正音一一曾侯乙编钟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 文化的富有

    ——观《国家宝藏》有感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时期,楚王赠送给曾国的国君——曾侯乙一些青铜,曾侯乙全部拿来制造编钟了——...

  • 曾侯乙编钟

    在《中国音乐浅话》中发现可以用二维码扫来听,愿朋友们一边了解曾侯乙编钟,一边聆听那来自近2500年前的声音!你一定...

  • 曾侯乙编钟

    摘自《国家宝藏》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主要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

  • 曾侯乙编钟

    三八那天朋友胖姐约我一起来参观博物馆,我俩都没有来过。怀着好奇的心情想见识里面的宝贝。博物馆不需要门票,刷身份证过...

  • 骑行笔记 | 曾侯乙编钟敲响两千多年前的音乐,兼谈礼乐

    提到曾侯乙墓,恐怕最为声名远扬的文物应当就是曾侯乙编钟了吧。编钟很可能最早由铙(音同挠)发展而来,铙又被称为执钟,...

  • 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曾侯乙编钟 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

  • 书评 | 《有温度的手艺》:唯有匠心,不负光阴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人们都会为曾侯乙编钟所震撼。作为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

  • 王刚为国宝曾侯乙编钟代言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于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全套编钟共65件,总重量2567公斤,分三层八组悬挂...

  • 宫角是音乐乐律用词吗?

    此为曾侯乙编钟上的铭文“宫角”二字。 宫角一词以错金铭文的形式出现在曾侯乙编钟之上,很多人都认为其指的是中国古代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夏正音一一曾侯乙编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rk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