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言论——要男人还不如养只狗。
没想到,最近还真出了一部奇葩电影,片中的男主不仅心甘情愿变成狗,而且做狗时比做人时更受人待见——《变狗记》。
男主贾克是个性格顺从、唯唯诺诺的人。
人到中年还是碌碌无为,背着房贷,做着一份仅够糊口的超市店员工作。
有一天,他老婆突然说自己得了一种怪病。
这个病让她皮肤发热、头发脱落。而且只要男主一靠近,她就会病发。
为了治病,她要求男主马上从这个家里离开。
这算是哪门子的病呢?
很显然,老婆得病是假,她只是嫌弃男主,找了个由头离开他。
对此,男主十分难过。雪上加霜的是,儿子对于他要走这件事也表现得不以为然,只顾着和邻居家的狗玩耍,还表示自己也想拥有一只。
考虑到狗狗或许能改善父子关系,男主立马去买了只狗,顺手还报名了十节训狗课。
但没想到,还没等他把狗牵回到临时落脚的酒店,它就被一辆驶过的汽车给轧死了。
即便如此,男主却还是去参加了训狗课。
一来钱都花了,不上课实在浪费;二来他也的确对训狗感兴趣,想要学习。
可是店长一看他没带狗过来,要求他要么再买一只,要么就自己扮狗,否则别想参加。
这种事换作一般人,肯定不可能答应,但男主偏偏不是一般人。
在纠结了一会之后,他竟然真的同意扮起狗来。
不仅如此,随着几堂课程下来,他扮狗还扮出了快感。
回到酒店后,也会不自觉地练习训狗课上学到的动作。
但接下来,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打击向他袭来——
先是在他偷偷回家时,正好撞见老婆和情夫睡在一起;
接着,老婆不再愿意做他的担保人,他贷款买的房子就这样被银行收回了;
再后来,超市老板因为请来侄子帮忙,将男主开除了,连工资都不给他结清;
更惨的是,住了这么多天酒店,男主已经没钱继续在外住宿……
就这样,在一次训狗课结束后,无家可归的男主跟着店长回了家。
但令人吃惊的是,即便离开了课堂,男主对店长依然是一副狗对主人的态度。
在家里,店长坐在椅子上,男主心安理得地坐门边;
店长睡在床上,男主则像狗一样蜷缩在地上。
乍看上去,男主的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顺从的性格、多次的训练,再加上生活的打击接踵而至,男主已经开始从内心里希望自己是只狗。
因为相比做人,做狗似乎要简单得多。
在起初,男主的确跟着店长过了几天快乐日子。对方又是帮他洗澡,又是煎肉给他吃,男主则什么也用不着烦恼。
但好景不长,“主仆”间的关系很快就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
主要是店长经常“虐狗”,不仅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体罚和各种折磨男主,
还会把他关进笼子,让他和斗犬同眠。
后来,男主为了拯救“同居”的斗犬,不想看到它在斗狗中送命,和店长大战了一通。
斗犬成功死里逃生,而受伤的男主则倒在了树林里,一动不动,面无表情。
所以,男主这是死了吗?
并不是。
影片由此开启了超现实的段落——在我们看来,男主还是男主,拥有着人类的外型;但在片中其他角色的眼里,男主已经彻底成为了一只狗。
在影片的最后,他的老婆和情夫带着儿子来买狗。
儿子选中的正是男主这一只,连他给狗起的名字,都和男主一样。
就这样,男主重新和老婆、儿子生活在了一起——但不是作为一个人,而是作为一条狗。
他终于可以陪伴着儿子玩耍长大,不再被儿子疏远;也可以得到老婆的亲昵,不再被老婆嫌弃。
这个结局,让我想起林夕写给古巨基的那首《爱与诚》,歌词里写道:“别再做情人,做只猫做只狗不做情人,做只宠物至少可爱迷人”。
虽然萌宠“可爱迷人”,但我们都知道,宠物不是人。所以人们对宠物的认知和态度,也就无法与对人相提并论。
一方面,即便宠物真的做了令主人不悦的事,也没有办法彼此争论、报复和计较,不会令人痛不欲生;
另一方面,人们对宠物的期待,也与伴侣之间的期待截然不同。
在情感关系中,人们强调付出与回馈,牵扯到财力、家庭、背景、价值观等各种因素。
而当人和宠物相处时,事情就简单了很多。只要自家的宠物不是太糟心,多数人都愿意给它洗澡、喂它吃饭,做个合格的铲屎官,心甘情愿完成纯粹的“爱的供养”。
所以呢,类似于“要男人还不如养只狗”这样的话,吐吐槽也就罢了,没必要当真。
毕竟,在两性的情感关系中,剑拔弩张的敌视并非解决之道,只有相互理解和体谅,彼此的感情才能增进,才有可能达成和解。
《奇葩说》
不过就《变狗记》这部影片而言,两性关系只是它所涉及的一个小小分支,影片真正探讨的内核,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为了表现这种疏离感,影片的配乐极简,呈现出一种“鸟鸣山更幽”式的寂静。
而且无论晴天还是阴天,画面中的光线都不明亮,场景也极为冷清,无人问津的超市、空旷单调的草地、阴暗窒息的树林、人烟稀少的街道……这些营造出了都市人毫无生气的压抑生活,如同一潭死水。
对男主而言,让他感觉疏离的不仅仅是他的老婆、儿子,还有超市老板及侄子、狗店店长、其他狗主人、酒店前台等等。在所有能接触到的人身上,他都找不到半点温情。
比如,在店长第一次要求男主扮狗时,男主本能地说了一句“但是我是人啊”;可对方只是不冷不热地追问:“你真的那么确定吗?”
而其他训狗人,见到男主被迫扮狗的情况发生,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借狗给他,也没有人为他说一句话。
大家就那么一脸麻木地看着他变成狗,完全无动于衷。
再比如,超市老板的侄子来了之后,男主主动和对方打招呼,结果对方表面上客套,扭过头来就向老板打小报告,说男主坏话,间接导致男主被开除。
还比如,在男主没钱继续住宿、乞求酒店前台宽限几天的时候,对方头也不抬。
那个架势,让男主感觉自己根本不像在对一个人说话,而像是面对着一台机器。
正是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的冷漠,再加上自身情感、生活的无助,才使得男主放弃了做人的欲望。
变成狗,对于他来说,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逃离。就像影片结尾处男主的内心独白一样——做狗的日子,简单而安全,真实而温暖。
如果要追本溯源的话,男主的这个心声,颇有点早期犬儒主义者的意味,他们主张从世俗的金钱、权力和名利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纯朴的生活当中。
活在当今世界,每天都匆忙而疲惫,不仅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而疏远,焦虑和不安也会时不时地闯入到我们的思绪里,压得人喘不过气。因此,想要逃离当下的生活,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拥有的一种很普遍的心理诉求。
但影片却通过一个荒诞夸张的“变狗”寓言,让人看到这种“逃离”本质上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让人在麻木中失去了自我。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无力的境地,但只有那些轻易选择了自暴自弃的人,才会真正落入绝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