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高考,单位里、邻居间都离不开这个话题,于是,秋牛也来凑个热闹,写篇小文,但这个题目竟想了两、三天还想不出来。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秋牛,发生的时间是1972年,内容也是高考,这个“高”字暂用。因为不在教育部门工作,不知道现在对1972年的那次考试如何定义。本来这篇博文的题目想用《榜上无名》或《名落孙山》,但一想,不妥,人家参加的考试可是正宗的有认可的高考,才可以配得用榜上或孙山之类的专有名词。利用双休日,在网上搜索,也找不到结果。只是查到几个概念模糊的说法:一是招收工农兵学员,一是工农兵大学招生。说不出个所以然。反正秋牛那年没上大学,自己给那年的考试来个定义: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
现在大家公认的是77、78、79三届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的新三届。这样思路一理顺,题目就好定了,叫纸上无名。
在秋牛上山下乡期间,一共有过两次大学招生,第一次是1970年,那年公社有一个指标,不考试,推荐的。小山村远离公社,一点消息都没有,只是回城探亲时才知道,公社推荐了一位67届高中生,引起了一些知青的激烈反对,据说写了很多揭发信,反映该知青的家庭成分及社交等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但是没用,定下来的事就这么定了。但全县却有一件定了又改变的事,那是山里某公社一位67届女知青,被定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给县里推荐上了,背上行囊高高兴兴到县城报到,报到的那一天,县招生办告诉她,因为政审不过关,取消了资格,真是晴天霹雳,后来听说她回到村里大病一场。对这件事,知青们议论纷纷,都说上面怎么搞的,她既然定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那肯定家庭成分就是高,这是明摆的事,人家去报到了,又说人家政审不过关,早知这样,还不如不推荐。后来,这名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指标转到我们公社,安排了另一位66届高中知青。
1972年的这次招生,似乎有了一点透明度,全县招生25名,每一名指标可以安排3名考生,城里下乡知青安排5名指标(20名安排当地回乡知青),5名下乡知青按比例有15名考生,那时,秋牛在公社农科站,或许有点优势,结果纸上有名,成了全县下乡知青的15名考生之一,那是6月份的事,让秋牛足足高兴了2个月,一直处在兴奋之中。
农科站的站长也为秋牛高兴,但正值夏收夏种大忙季节,站长却没法安排时间让秋牛复习。直到县招生办通知到县集中复习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公社张副书记把秋牛叫到他的办公室,问秋牛准备得怎么样?秋牛把实情告诉了他,他立马把他的自行车借给秋牛:“立刻回城,把课本带来,能复习多少就算多少。回头,我给你们站长请假半天,你明天中午之前赶回来。”那天晚上,秋牛骑着张副书记的自行车,3个小时走了50多公里路,回到城里,刚好广播站在播“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结束曲,晚上10点正。
这次公社3名考生,一位是秋牛的同班同学,另一位是67届的初中生,最后纸上有名的就是这位初中67届的知青,还上了医学院,好专业(当时内定上山下乡知青只能报农学院和师范学院)。这位同学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现在已是医学院教授。另一位秋牛的同班同学,比秋牛慢回城,现在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因为忙,几次同学聚会都没有见到他。听说,业务发展顺利,在城里颇有名气。
这次考试给秋牛印象最深的是一张纸印两面试卷,一面是高中生考的试卷,另一面是初中生考的试卷。秋牛把初中考卷的那一面看了看,有一道题是: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名称是什么?哈,这不是明摆着送分吗?
秋牛琢磨着这张高考的试卷,可能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一张。
文字写到这里,想起一位名人说过:不要因遇到不如意而悲伤。未曾下雨,怎能欣赏美丽的彩虹。未经无数次的挫败,怎能积累丰富的经历。未曾失去过,怎懂珍惜拥有的一切。人生之路,美景无数,懂得欣赏,方悟珍贵。人生本无完美,知足方常乐。只要面朝阳光,阴暗总在身后,用宽厚的心拥抱世界,世界永远是温暖的摇篮!
说的真好,虽说纸上无名,我依然一路前行,把路上遇见的风景化作一幅长卷,藏于心。
准考证.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