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在纠结做产品的广度还是深度的问题,也和很多同行好友聊过,都给予了我不同的答案。《解忧杂货铺》上说过: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 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其实当时我心里比较倾向产品需要做深度,屁股决定脑袋,作为一个执行层的产品经理,把老板需求落实好才是王道。以至于产生了入行来得一次比较长时间的迷茫,甚至不知道产品这个岗位到底要干嘛?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应对一道难度很大的数学题。
今年和常总一起开启一段新的产品旅程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从而引申出来今天的话题,其实做产品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跳出来你站在另外的角度来看,选择要比做更加重要。追根溯源需要搞起本质性的东西。
产品,产品,产品,到底什么是产品。一个骚包的杯子?一部玩王者荣耀不卡的手机?一张逼格很高的演奏会?一个自造的花瓶?好吧,看看度娘是怎么说的。
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罗列都在产品的范畴,每个物品或者服务都加上了定语,这个定语就是人们对于它的需求,而每个需求都是产品所产生的价值而人们愿意为这个价值来使用和消费。
发现出来的这些需求就是我们说的点子。这些点子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我们对生活中的不满,想认识陌生的妹纸又不好意思在街上搭讪,QQ出来了(很多年前的撩妹神器);想开店又不想辞职,淘宝C店带你装逼带你飞;手机钱包钥匙一个都不能少,微信和支付宝告诉你没有钱包你也可以自信的出门;这些都是源自我们生活中的不爽,身边没有妹纸,不爽吧,想创业又不想辞职,纠结吧,没事揣个钱包,麻烦吧,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痛点。
但是你的痛点是不是大而化之的呢?也就是说,这个痛点是你一个人臆想的还是大家都有的呢?就像有人尿尿要吹口哨产品尿的出来,你一想这是个不错的点子啊!结果问了一圈别人都不要吹口哨,好吧,骚年,去电视经常打广告的医院看看吧。
所以,一个点子是不是大众的需求你要找人聊(需求调研),而找人聊又要找对人,举个栗子,有家公司老板有个新的创意点子,每次来了应聘的人和供应商他都和他们说自己这个点子,这些人一拍大腿,this is good idea,就差没有妄自菲薄自己没有长个向老板那样好使的脑袋了,那老板和员工说 看吧,我调研了这么多次,足以证明这是个多么好的点子,眼神中似乎看到了在纳斯达克敲钟的那一刻了。员工呢,呵呵一笑,老板只要你给我工资,你自己开心就好。结局可想而知,市场接受度并不强烈,项目也就不了了之了。
点子既然源自生活,作为产品经理可以从几个方面自然的发现生活中的灵感点。
1 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有兴趣人才会研究的足够深刻,以至于发现外行人看不到问题点,这些问题内行人没有改变的意思或者没有改变的能力。加上和商业模式一结合,又有一个伟大的产品诞生了。冷静,冷静,其实现实是没有难么简单。只有内行能发现的痛点,这个点就有用户的局限了,大部分用户可能没有感觉到这个点,只有发烧友才会意思到痛点也就是小众的需求点。所以这个就需要权衡了,比如做音乐类的APP,大部分普通音质是免费,大众只要能听就很开心了,对于发烧友好音质是他们的需求点,所以QQ音乐对于高品质音乐是收付费的,你要烧吧,那就拿钱来烧吧。
2 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也许是产品经理一个特质,有个测试:你老婆或者女票问你:你看我今天有什么不同?你要能很准确的说出来,哪怕是今天她用的睫毛膏不同。好吧,这只是个比喻。观察到了还需要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好的点子,也许一些改变可以应用到自己所做的产品中,比如阅读APP翻页的效果。
很早就知道点子和需求是产品的魂,入行前面阶段也是围绕点子和需求在思考。慢慢随着深入开始纠结功能的实现和项目管理,渐渐忘记了产品的本质,为了功能去做需求本末倒置,所以才会有一段迷失期,在那段时间也觉得做产品怎么那么不容易。而今从另外的角度追寻产品的本质,那就是满足用户期望的价值,而不是臃肿的功能和华丽的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