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邩大娘

作者: 琢磨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5-27 22:20 被阅读95次
    挾邩大娘

    1,

    挾邩(xiehuo)大娘,是村里杨大爷的老伴。打我记事起,大人们都叫她挾邩嫂子或挾邩大娘。

    挾邩大娘出生于民国初年,后村张家寨人,本名张小梅,在我们村马大户家做过丫头。和同在马大户家做长工的杨河结识后,到了男婚女嫁的年纪时,雇主给他们做主,结成了夫妻。

    成亲后的张小梅夫妇,继续在大户家做下人,张小梅也成了杨河媳妇。身板壮,人爽快的杨河媳妇深得女主人的喜欢和信赖。

    杨河媳妇人勤快,干活利索。自从雇主作媒成亲后更是忠心主人,对小丫头们呼来唤去,有事没事好大声吆喝人(我们豫东南地区称大声说话叫“挾邩”)。因此,丫头们暗地里叫杨河媳妇杨挾邩。

    杨挾伙人爽快,乐于助人。成亲一年后,杨河媳妇·很快生下个儿子。别看她丫头出身,做月子也没啥高营养的月子餐。可就是奶水足,把儿子养得肉嘟嘟的。而雇主的儿子大她儿子仨月,却被养得又瘦又弱。主家还没吱声,她就先开口了,“夫人,您儿子我帮您喂着,保证养得白白胖胖!”

    雇主夫妇甭提多高兴了,又是涨工钱,又是送好吃的。从此,这杨河媳妇又多了一重身份一一马少爷的奶妈。

    这马少爷还挺仁义,后来解放了,马家杨家身份平等了,他仍视杨河媳妇为长辈。逢年过节的,从不忘记去看下“奶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杨河媳妇有了“捏胳膊”的本领。从马大户家出来后,她成了三里五村的“手艺人”。常常有胳膊脱了臼的孩子,被她一招治好。无论手头活计多忙,只要有人上门求救,她从不推迟,也从不要报酬。

    因为胆大,杨河媳妇生小孩时自己给自己接生。为此,她还成了村里的义务接生婆。解放前后的几十年,村里的妇女生娃,十有八九都是她接生。耿直的杨河媳妇帮人接生后,连口热水都不喝。若谁家过意不去非留她吃顿饭,她会大嗓门一亮,“乡里乡亲的,客气个啥?照顾好月子婆,别搁我身上耽误工夫!”

    2,

    杨大娘家有三个孩子,长子因为顽劣没娶上媳妇。次子出去外地务工,成了国家的人,也在城里娶了亲。女儿出嫁后,杨大娘家就只剩大人了。不好好做工的大儿子,常常惹老娘生气,大嗓门儿的杨大娘可是没少吆喝儿子“走正道”。

    “人家都叫你杨挾邩,一点都不屈你!成天你挾邩我!”几十岁的儿子仍旧没大没小地和娘顶嘴,“你们小孩儿,知道吧?以后都喊她‘挾伙大娘’‘挾伙奶奶’”

    “哈哈哈,‘挾伙大娘’、‘挾伙奶奶’”孩子们也跟着起哄。

    “我挾邩你叫你好好干,不听老哩言,吃亏在眼前。你总给我拧着干,有啥好结果吗?”数落着儿子,还不忘招呼身边看热闹的娃娃们,“恁这些小孩儿,可得听大人话,上进,可白学那货,光气人不走正道儿。”

    娃娃们也看挾邩大娘喜欢小孩,常常到她身边玩儿。不过,我们这些孩子们谁当她面也不叫她“挾伙大娘”、“挾伙奶奶”,倒是甜甜地叫“杨大娘”、“杨奶奶”。她便以儿子为戒,给娃子们讲上进的故事。什么“宝莲灯”啊,“四郎探母”啊,“岳母刺字”啊,都是从她那儿听来的。

    别看这杨大娘斗大字不识一升,讲起故事来却绘声绘色。后来长大后,回想她讲的那些故事,历史朝代,历史人物都符合着呢。

    我们当初也纳闷,总是追着她问,“大娘,你肚子里咋恁些妈胡(故事)啊?”

    她也会乐呵呵地说,“都是听戏听来的!”

    “可惜了,俺那大小子不好听我讲啊!要是他常听这些妈胡,也不会不走正道啊!”

    3,

    改革开放后,已六十多岁的杨大娘夫妇,种起责任田来也不含糊。

    犁上来,耙上去,撒种,摇楼,扬场,垛垛,两夫妻都难不倒。

    然而,土里刨食的收入总是有限。不争气的大儿子到处跑,非但不挣钱反倒向家里伸手要钱,“有人又给我说一房媳妇,不下彩礼也得拿几个零花钱吧!”

    “你张罗几个媳妇了?娶哪儿去了?”无奈的杨大娘又挾邩起来,“瞎胡混,你也没那能才!”

    “给不给?不给老了可不养活恁!死了叫老鹰叼吃恁!”

    “不务正业不挣钱,用啥养活俺哪?”尽管不情愿,杨大娘还是往外数那点儿收入给儿子,“就恁些了,下回看你上哪儿要!”

    每年几乎这样折腾一回的杨大娘家,家境可想而知了。

    老胳膊老腿的杨大娘夫妇,想改善一下生活都是奢望,除非女儿来家时买些好吃的。

    杨大娘七十岁那年,唯一的知冷知热的闺女又早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悽惨可想而知了!

    日子还得过,岁月还得熬。

    杨大娘依旧高嗓门,依旧热心肠。粗茶淡饭的日子里,老两口却身板硬朗。

    想改善生活怎么办?沟里扔的死猫死狗的,捡回来,只要不臭就能做到锅里,吃起来依旧肉味十足。

    乡邻都知道杨大娘肚囊子好,再死了狗啊鸡的,干脆直接送给她摆弄去。

    4,

    上天眷顾善良人。八十五岁高龄时的杨大娘,仍能下田,做家务。

    一日,杨大娘要择粮食,去屋后邻家拿自家被借去的簸箕,“他婶子,我那家什用完没?我要用它呢。”

    “嫂子啊,屋里坐会儿呗。”应话的是邻家他叔,那个好打俚嬉的大兄弟,这人也是耄耋之年了,身板却是硬实。

    “不坐了,屋里没人呢。”他婶子不在家,杨大娘拿上簸箕就往外走。

    “热乎会呗!”不知是俚嬉还是无理,邻居抱上杨大娘的后腰,把她端上了床。

    “要弄啥?过分了哈!”杨大娘一个鲤鱼打挺下了床。

    “没弄啥,玩会儿呗。”这邻居有恃无恐,又要往床上摁大娘。

    “啪、啪、啪,”几个大嘴巴过去,邻居立起了身。

    “多大了?还那么守着?假正经!”邻居嘟囔着撒了手。

    回了家的杨大娘,越想越生气,怂恿男人出头解气。

    杨大爷自知身体不行,打架不是对手。声张出去也嫌丟人,打算咽了这口气。

    可大娘不答应,非得弄个事非曲直。

    杨大爷一辈子宠着老婆,就硬了头皮找上那邻居儿子,“你为你爹的无赖收场吧!带上你爹给我老婆认个错算了事!”

    “不呢?”那儿子想抵赖。

    “不认错,我准备好了,死恁家里。”杨大爷孤注一掷了。

    真是横的怕不要命的。那邻居儿子带上无耻的爹给杨大娘下跪认错,杨大娘才肯罢休。

    5,

    杨大娘九十五岁那年,不争气的大儿子误食毒菇身亡,老伴也悲伤而去。

    孤苦的老人啊,虽身体还好,次子还是把她接进城同住。

    不习惯城里的楼房生活,杨大娘每年都让孙子带她回村里老屋看看。

    去田里转转时,给宠她的老伴、顽劣的儿子、早逝的女儿烧些纸钱,叙叨些思念。

    2014年刚过完元宵节,杨大娘又回村了。她的百岁大寿到了,儿子带着一家人陪老娘回来过寿诞之日。

    村里人纷纷前来贺寿,送上一份心意,祝善良又热心的老人长长久久。

    屋外,儿子请的戏班子鼓乐齐鸣。屋内,老乡邻老姐妹给杨大娘送寿语,切寿糕。

    杨大娘看着眼前的喜庆,激动又高兴,一声叹息,她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挾邩大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cc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