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露有度,难得糊涂

作者: 行者无疆ZZY | 来源:发表于2022-09-15 10:54 被阅读0次

提到“深藏”,我们就会联想到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含蓄。“不可不露,不可太露”,也就是说,做人不要锋芒毕露,不要高调张扬,更不要狂妄自大。

中国有很多格言:“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此做人要懂得谦虚谨慎,办事要留有充分余地。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说的是过高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玷污,用来比喻自视清高,性格刚直,容易招祸。名位高的人稍有不慎,便会毁了自己的清誉。由此可见,不可太露具有一定的道理。过分显露一是遭人嫉妒,惹人眼红,二是起调太高,会陷入被动。就像唱歌,起始定调过高,导致曲中调子上扬,结尾曲调更高,声音顶不上去,落得尴尬收场。

智者不锐。说得很有道理,虽然你很聪明,但也要把锐气适当收藏。事实证明,过激之人总是比平常之人首先遭到挫折,思想强烈而又较真之人更易招来麻烦,一个性格火爆之人总要比其他人多吃一些亏,一个满身锐气的人做事,总比其他人更容易招致失败。智者一般都会舍弃这种锐气,他们懂得刀如果磨得过于锋利,刀刃就容易翻卷,从而就会物极必反,失去作用。

锋芒内藏,神气内敛,藏露有度,要靠修养见识,要靠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知与体会。深藏不露、城府太深的人,让人觉得难以交往;锋芒毕露,狂妄自大的人,又让人觉得反感厌恶。什么时候藏,什么时候露,露几分,藏几分,要把握的恰到好处,游仞有余。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露便无人了解,无人赏识。杨修丧命的故事启示我们,太露会引祸上身。三国时,曹操手下的杨修,就是因为聪明过头,处处显摆,引起曹操的忌恨,最后被曹操借口杀掉。

藏露有度,还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东晋大军事家谢安,在指挥晋军与秦军淝水之战时,充满自信地与客人下棋以示镇定。当前方送来捷报,他看后知道秦军大败,脸上没有露出一丝高兴,继续与客人下棋,客人问他战报情况,他只是淡然地说:“小儿辈退敌耳”,等到下完棋局,送走客人后,他无法抑制内心的高兴,在进屋跨过门槛时,把木拖鞋的底板都碰断了,可见他不愿在人前太露,抑制了内心的激动,表现出了很深的涵养。

人生无常,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一个心中有数的人,应当做一个聪慧的智者,要善于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凡事不可不认真,又不可太认真。要懂得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因此,我们要学一点无为而治的老庄哲学,明白一个“淡”字,懂得一个“静”字,学会一个“藏”字。

相关文章

  • 藏露有度,难得糊涂

    提到“深藏”,我们就会联想到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含蓄。“不可不露,不可太露”,也就是说,做人不要锋芒毕露,不要高调张...

  • 思(原创)

    我遇梅花思 她乡欲路痴 空山鸟飞雪 飘落春也知 芽孢露树枝 娇颜藏深诗 还有度心久 哪怕风吹丝 一江浪

  • 藏与露

    古人说:“财不露白”。 一个人最爱炫耀的东西,可能就是特别匮乏的。 金钱也是如此。 去年一个朋友在我的影响下,花了...

  • 藏与露

    世间人有千万种,有的沉静内敛恰如静水深流,有的热情奔放炙烈如火。然而前者往往因过分含蓄而错失了许多机会;后者又...

  • 藏与露

    高洁的雪莲,于人迹罕至处悄然绽放;凌空的孤鹰在鲜有人知的高崖安息;浩瀚的大海在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良贾深藏才若虚...

  • 藏与露

    藏者,收敛毕身锋芒,将绝世才智都收纳在蕴袍敝衣,粗茶淡饭之中,安心于平静无为。只待天时到来,明主临世。 露...

  • 藏与露

    几千年以来,中国的有志之士就在出世与入世的两端徘徊。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入世,建功立业,造福社会。什么时候又应该出世,...

  • 【读书清单31】进与退的人生经营课

    001 中庸辩证 为人处世须行之有度,必要时“曲线救国”,也要勇于、善于表现。 有时应善于权衡,有时当难得糊涂。 ...

  • 露中有藏,景外生情

    露中有藏,景外生情 运用欲露先藏手法,布置重山峻岭,移天缩地于占领小盆,须善藏善露。如果藏得巧妙,可使观赏者感到不...

  • 16、藏与露

    2017-03-11关于藏与露,上次谈到站桩和树取象的时候,想到站桩时也是一个守的过程、一个类似于冬天潜藏的过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藏露有度,难得糊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er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