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脑中的大象》读书笔记:慈善

《脑中的大象》读书笔记:慈善

作者: 飘皓宇 | 来源:发表于2020-12-25 18:23 被阅读0次

    慈善应该不自私了吧,无偿的捐献时间、金钱或者其他,真的是“不求回报”吗?作者将利他主义分为了有效利他和现实利他。

    书中根据彼得·辛格的《饥荒、富裕和道德》的假设来论证什么是伪慈善:假设你看到眼前的浅水区里有一个小男孩马上就要溺水了,那么出于道义,你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营救这个小男孩。如果你袖手旁观,看着他溺水而亡,那就是违背了良知。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濒临饿死的儿童,即便他们与你相隔万里,你也同样肩负着拯救他们的道义。他们不是在你家后院忍饥挨饿的事实并不能成为你见死不救的正当理由。
    那我们为什么会救后院的孩子而不会去思考远在天边的孩子的生死呢?这就涉及了所谓有效利他主义和现实利他主义。

    有效利他主义是指以结果为导向,高效地帮助他人。但现实是高效帮助他人并非我们做慈善的首要目标,首要目标是什么呢?这就是现实利他主义。所谓现实利他主义是指我们喜欢把捐款分成多个小份额进行捐赠,捐往不同的地方,而非分成几份大额捐款,投入最有效的慈善机构之中(单指捐款而言),分散捐赠的金额甚至无法涵盖处理捐款的行政开支。

    为什么我们在做慈善的时候就不讲求效率了呢?
    根据安德雷奥尼的推论,我们的行为并非全心全意为了改善他人福祉,还有自私的心理动机驱使我们行善:这会让我们快乐。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无家可归的人时会慷慨解囊。原因是无论结果如何,捐献的行为都会让我们感觉良好。这也就是温暖光辉理论。
    为什么捐款会让我们感觉良好呢?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我们更乐意捐款呢?影响慈善行为有如下5个因素:
    1. 可见度。关注度越高捐款越多。
    2. 同伴压力(攀比)。我们的捐献活动深受社会的影响。
    3. 就近原则。我们更愿意帮助身边的人,而非其他地区的人。
    4. 相关性。我们能够分辨什么人得到过我们的帮助。在可以看到他们的模样,听到他们的故事时,我们往往捐得更多;而如果我们看到只是数字和事实,那么我们就会捐得少一些。
    5. 求偶动机。如果我们的脑海中预先植入了寻找伴侣的想法,那么我们往往会更加慷慨。
    通过对如上要素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我们希望我们捐赠的行为能得到认可,希望大众对我们的评价是乐善好施者,而高效的慈善企业可能没有精力去大肆宣扬捐赠人的义举。

    实际上,慈善行为在对我们的受众“诉说”着这样一种事实:“我拥有的资源远远超过生存所需,我可以把它们奉献出去而没有丝毫的担忧。因此,我就是一个热心、高产的人类榜样。”

    而且,我们利用慈善来标榜我们的亲社会倾向,所以,我们需要把钱捐给公众认为最为有价值的机构。

    再来,做慈善还有最后一个能让我们标榜自我的品质:对他人福祉自发的、由衷的关心。这种品质有好几种名称——感同身受、人同此心、怜悯之心和同理心。当大脑感知总体而言多愁善感者比斤斤计较者能成为更受欢迎的盟友后,大脑便会标榜我们多愁善感的一面。

    文明人的象征在于他是否有能力读懂一栏数据,然后啜泣。----------罗伯特.罗素

    总结:尽管我们做慈善有种种的隐藏动机,但是我还是希望做慈善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会走在慈善的路上,做一个文明的捐赠人。高效的慈善机构也可以做更多的推广,给捐赠人相应的名声和赞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脑中的大象》读书笔记:慈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rf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