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成长励志想法
人生的大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为何反而教育孩子因物而喜

人生的大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为何反而教育孩子因物而喜

作者: 人之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01:54 被阅读0次

    北宋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曾经追求“古仁人之心”,而得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结论,于是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是人生的大境界。

    我们很多人是否都是在教育孩子们“因物而喜”。从婴儿开始,到儿童、少年、成年,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工作中的大事小情,人们往往会用大吃一顿等来犒劳一下自己以作为奖赏。或者伤心难过了、失败了,也时常会用大吃一顿等来取悦一下自己,这也算是一种补偿打气吧,以便来日再战。

    比如,喜欢购物的人,不论是因为高兴了,还是伤悲了,都要通过疯狂购物来调节一下。这算不算是一种“以物讨喜”。

    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做法、惯用的调节方法。但是你不觉得,这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巨大的冲突吗?

    小时候,年轻的父母常常给孩子们购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多种多样的零食,以刺激、加大孩子的欢喜,让他们更加努力。小孩子得到新玩具,就会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是否是在教育孩子们“因物而喜”。

    儿童、少年常常也会有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或者叛逆的情况,家长为了让他们听话,也会许诺很多物品、条件等,以作为补偿。这是否也是在引导孩子们“因物而喜”。

    工作中、特别是市场营销中,为了吸引客户,商家们常常也会准备很多小礼品、小礼物。这应该也是对“因物而喜”的日常应用。

    照此分析来看,我们从小到大、从工作到生活、从家庭到社会都在彻底的贯彻着“因物而喜”的人生哲学。而范仲淹却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到底是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哲学都错了?还是范仲淹错了?

    显然,范仲淹的话是对的,没有什么毛病。那么,难道大多数的老百姓所采用的行为习惯真的都是错的?这可能吗?应该怎么理解它们呢?

    一、首先我们遇到欢乐的事,比如结婚、生子、升迁等,必定是需要庆祝一下的。如果这么大的喜事都不庆祝,人生还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这样的事都不庆贺一下,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在人生遭遇艰难困苦、挫折失败时,也应该调整放松一下身心,或者犒劳一下自己。比如亲人仙逝、痛失所爱、考试失败、工作失败失业等。

    假如这样的事都不抓紧调节、放松,转变思路,难道还真把自己逼成超人吗?与其狠心把自己逼成一台机器,独自默默承担一切委屈与痛苦,还不如借助外物先把自己的身心调节、放松下来吧。

    因此“因物而喜”的做法应该也是对的。这应该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吧。

    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显然也是正确的。这两者难道不矛盾吗?生活中、工作中,哪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有所收获的人,不是承担委屈的能人?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肚子里能撑船的人物会是那些悲悲戚戚的人吗?

    得到一点好东西、哪怕得到一个新玩具,就能沾沾自喜的人,他能做到“不以物喜”吗?那他的格局与胸怀就不可能太大。格局与胸怀太小的人,他能获得海量的物质与财富吗?我看难!

    马云说:“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怀,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从来不重细节,两个都干好,那叫太有才!”

    马云又说:“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那么,你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磨炼重不重要?

    三、其实两者应该都是正确的,但又是明显矛盾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写过一篇《矛盾论》,文中深刻的阐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思想。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也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因物而喜、以物讨喜”,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者应该就是一对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关键是要搞清楚两者的主要功用。

    “因物而喜”,是为了总结或者调节人生的挫折、失败,或者是新生、喜悦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是为了在做人做事中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以达到人生规划的目的。

    一个用于生活,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用于调节身心,一个用于保持理智清醒。

    如果用反了,还能指望获得多大成就呢?

    如果只知“因物而喜”,可能生活会很快乐,最终能不能有所收获就很难说了。

    如果只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也有很大可能会成为一个工作狂人,完全不懂人情世故。

    如果谁能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定会有大收获的!假如他们都不能成为人生大赢家的话?谁还能?

    我们从小到大、从工作到生活,每天都在过着“以物讨喜、因物而喜”的生活!想要做到,甚至只是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可能都很难!你认为呢?

    ​“因物而喜”是我们的生活,只是不能过度的依赖。关键是一个度的把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的大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为何反而教育孩子因物而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ix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