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子畏于匡,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地被匡人所围,形势危急之时,他向弟子陈明自己“以道自任”之志。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中华文化的道统不就在我这里了吗?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会掌握它了;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于生死关头,强调“文王既没”,中华文明的道统已落在自己身上,匡人必不能违背天意而害之,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接续道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何其感人至深也!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一脉相承文明史,而“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彖传》中:“文明以止,文明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下离上艮,离为火,艮为山,火焰烛山,山高接天,故有“文明”之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