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发布过几篇关于公文写作的文章,之所以如此在意这个题材,一是因为从业。二是对文牍写作的喜爱。
朋友们可能觉得诧异,还有人喜欢公文写作?这得是多么奇葩的存在?坦率说,晚集就是这样的奇葩,因为我喜欢表演。
公文,特别是发言和交流材料,不仅是一堆汉字,更是发言者的立场、态度和目的,是其思想的载体。而大多数材料为秘书持笔,这就涉及到换位思考,要将自己摆在发言者的位置,去演绎领导的思想,还要将自己摆在受众的角度,去揣摩观众的心理和需求。一人分饰两角,这不是表演是什么?
在我看来,材料写作表演,最要紧的是角色塑造的准确性。院长、总经理、部门主任,这些角色关心啥、思考啥、讲话什么口气,就是文章的角度问题。角度不对,文不对题,即使文采再好,这篇材料也是失败滴。
第二个,更加让我神往的,是角色心理的描写。言为心声,材料就是一个管理者的理念、格局、思想深度、思维模式的最佳体现。如果材料堆砌鸡毛蒜皮小事,没有工作思路,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具体工作的布置,没有闭环管理的安排,那就是表演的失败,就是对领导的不敬,难道人家就那点水平?观众嘘声四起……!
第三,要以票房为导向。观众想看啥听啥?如果是上级,人家想知道结果、效益、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不想听自夸、表功和废话。如果是下级,人家想听指导性意见、具体任务和要求。把观众伺候好,票房才能创新高,材料才能获好评。
这样说来,晚集其实是个演员!
惯例,推荐一篇文章。
我们浪费了一生,永远的美国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