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不懂张爱玲

作者: 一苇潇潇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22:00 被阅读0次

    读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需要读者沉淀一定岁月、阅历,还有短篇小说知识,才能读懂它。

    虽然张爱玲广为流传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出自于她23~4岁时。可张爱玲是张爱玲呀,她不是普通出身,也不是一个普通人,我有时甚至怀疑,她一出生,可能就是200岁的老妖精。

    唯有一个人有了深厚阅历,才能写出如此剔肤入骨文字。不然谁人见过,一个只有23~4岁女子,能说出活了几个世纪,都难以说出的话语。

    唯有张爱玲,她能。

    虽然我算不上是张迷,可我读她的书,应该不下10遍了,要是哪一个作家作品,可以在时间河流奔腾中,越看越觉得好看,张爱玲就是其中一个。

    记得我第一次读她的书,是懵懂的20岁时。

    那时,我捧着张爱玲的书,如看一部天书,完全读不懂。

    当时,我能读下来,只是着迷于她书中的一些句子,太锐利,太通透了。每次我读她的书,都是挑拣句子,然后勉励自己,将一本天书读了下去。

    到我36岁时,那时我想学习写作,开始认真读起张爱玲全集,一套读了下来,我还是读不懂。

    至于我不懂的是什么,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书里的字,我都是认识的,句子也是理解的,她说的事情,我也是明白的,可一通篇读下来,就是昏头昏脑的,感到不懂,究竟我不懂的是什么,思考了久久,都说不出一个缘由。

    要是你说我阅读能力差,那是我不能承认的事,那时我一年的阅读量,已经上百本了。四大名著,我读过了几遍,就连难读的伦理书籍,哲学书籍,也好好地啃过好几本,可我就是读不懂张爱玲。

    说来可笑,这两年,我都要不惑之年了,依然读不懂。可我还是为了学习写作的原因,依然经常要读张爱玲的书,依然读不懂。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最近。

    我接触了短篇小说的写作,才体悟到,我为什么不懂张爱玲的书。

    原来,我读不懂的,除了生命的阅历肤浅,还有就是我不懂短篇小说。

    这次,我读张爱玲,倒是有点曲线救国的意味。我在读张爱玲中短篇小说之前,深读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还有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以这两部短篇小说垫底,再来读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才知道张爱玲写的是真正短篇小说。

    契诃夫和理查德·耶茨,他们俩的短篇小说写作风格,跟张爱玲的很接近,都是在讲述故事中,随时拿出一把手术刀,一刀轻轻挥去,见血见骨地剖析出人性。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也是这么一种效果,挖掘出人性,再放在显微镜下,让你看到人思维里,刹那之间一闪而过的思想。

    这里很有点像《列子·汤问》中“纪昌学射”。赵国的纪昌,要学射。他的师傅告诉他,要学会见微如著,就是要能将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要将一只虱子,看到了如一匹马那么大,才能学习射箭。

    张爱玲,她的没落贵族出身,和她的阅历,使得她具备了对人性的“见微如著”,所以她中短篇小说一出手,就是展现显微镜下的人性。

    岂止是将人性,还有世情展现得通透,她还是一个一流的中短篇小说家。

    以前我看不懂张爱玲短篇小说,说来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将人物,塑造得如此可悲可恨,不给对方一丁点转身的余地,步步逼进,直逼到悬崖边上,让人物俯视万丈深渊,再一跃而下。

    例如,《金锁记》的曹七巧,她一步一步地活坏了自己,还伤害了娘家的哥嫂外甥,直到逼死自家儿媳妇,破坏自己大龄的女儿即将到来的婚姻。总的一句话,曹七巧可恨到了头,一定要跳下悬崖。

    这就是张爱玲小说,最高明的地方。

    因为小说,就是将角色放入一个环境。然后,把他当作你今生的仇人,不断地折磨他,逼迫他,让他进入绝处,看他做出的反应和折腾。

    这才是一个人物真实的反应。凡是事件留有余地,就是角色人性还没有逼出来,只是徒有其表。

    小说人物,要的从来不是表面,而是深入内里,获得人性的呈现,所以必须不择手段地逼迫他,折磨他,让他露出最深的人性本质。

    张爱玲,她做到了。

    可能许多读者,就如当年的我一样,所谓读不懂张爱玲的书,其实只是不能接受张爱玲小说,这种步步逼进的风格,逼到最终,人性淋漓展现,读来心里拔凉拔凉的,过于沉郁,还有冷酷。

    可当人活到中年时,读懂了短篇小说的写法,就能明白,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活坏,如何走到了自身的悬崖,这本来就是一个沉郁,和冷酷的事实。

    最终,我们读懂了张爱玲,看清一些生命的可悲走向,才懂得避免步入后尘,同时发出一声深深的无奈叹息。

    人的慈悲,可能从读懂张爱玲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读不懂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yi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