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些事情吧。
鸦片战争这样亘古未有的事情,一下子摊到了道光皇帝的头上。他愤恨,愤恨洋人,愤恨大臣,也愤恨自己!从林则徐到耆英,鸦片战争负责过一线的重要官员有被革职的,被定罪斩监候的,也有直接问斩的,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仔细看来,要说腐朽无能,可真是冤枉他们。这些道光朝最优秀的人才几乎都是在危难时候鞠躬尽碎,想要挽救国家的官员,然而这样的下场也太让人寒心。以至于后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候的时任两广总督叶名琛,在英法联军入侵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逃。这就是著名的六不总督,回头想来倒也确实无奈。
一个国家战败了并不可怕,但战败引出的不是群策群力,共商"制夷"之策,而是人人对“制夷”避之不及,就直接葬送了一切前程。
所有的罪孽源头当然是英国人,这让之后广州所有的官员都避英国人而不及,后来英国人根据条约要进广州城,耆英黄恩彤等人谁都不敢承担这个责任,生怕英国人进城再惹出什么事端来。正好三元里抗英之后,广东民间的反抗情绪突然高涨,更多的百姓把鸦片战争的战败归咎于耆英妥协,痛恨洋人的残暴,民间对洋人的抵抗愈演愈烈,甚至数万人冲进广东商馆,将整个商馆付之一炬,并且开始有了四处袭击洋人的举动。最后连耆英也没办法,只得写信哀求英国人,“如果英国人非要进城的话,我也不可能再当什么总督了”。至此,英国人再也不相信中国官员的承诺。而广州反入城运动,以及一系列的事件,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了祸根。
所有的这些只等一个火星就可重燃战事,而就连这个中国人也算是“早有准备”。1844年7月,美国也想从中国这块肥肉上割上一块,而我天朝上国“怀柔远仁”,大皇帝从不偏袒,所有来访蛮夷小邦一视同仁,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里面特别提出修约要求,“和约订立之后,不得轻易变更,如果某些条款不适宜具体情况,应当在十二年后,由两国派人共同议定。”这一条修约规定,直接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而此时的道光,也再没有了力气。道光皇帝在清朝所有皇帝当中,并不算资质最好的,但也不算太差。他心思细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力行节俭。可惜在他的治理之下,大清帝国不但没有蒸蒸日上,反而跌落到前所未有的衰败境地。而就在此时,偏偏又给了道光一个天大的打击。道光二十三年,户部库银被盗925万两,财政告罄。道光节俭一生,攒下的这点银子尽然全被自己任命的这帮户部官员偷了。这次道光彻底寒了心,他再也不相信他的满朝文武。他无论如何接受不了这内外双重的打击,此后的道光再也不想君临天下,只想躲在圆明园的角落里,过两天安生日子。
没人再敢惊扰皇上,尽管那时候广西已经遍地是贼,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拜上帝教”已声势浩大,广西巡抚一边上书户部要求拨款剿匪,一边上奏皇上,报告平安无事。而此时的户部早已无银可拨。这样一看,金田起义也就在所难免了。
就这样,道光度过了他平静的晚年,1850年2月25日在圆明园驾崩。临死之前,他召来了所有部院大臣,当众宣读传位诏书,指定由低调稳重的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接任皇位。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道光忘记了,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就是死在鸦片这件事上的。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时候,鸦片之毒已经开始侵害皇宫。孝全成皇后身为后宫之主,也在宫中开始禁烟,而宫中最大的烟民,就是皇太后了。其实道光早就知情,但为了后宫安稳,皇家颜面,甚至亲自吩咐北京官员,为皇太后秘密准备鸦片烟。皇后禁烟搞的轰轰烈烈,嫔妃们所有鸦片被没收,都只好跑到皇太后处求得太后赏赐的鸦片。骄横跋扈的皇后知道后,又没收嫔妃们赏赐得来的鸦片烟,还经常对其打骂体罚。后面的剧情就是典型的后宫争斗剧了。终于,皇太后忍无可忍。1840年正月,皇后生病,太后命人送来“药酒”,第二天皇后就死在了宫里。
母亲的去世对幼小的咸丰打击非常大,他恨鸦片,恨洋人,恨朝中的卖国贼,而这所有的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