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06558/62845f1565bddfdc.jpeg)
用散碎的时间咀嚼完了《三体Ⅰ》,感觉并非稀松平常,也非惊心动魄。
该书讲述了主人公叶文洁因历经父亲被害,母亲、同志背叛,含冤入狱等而对人性失望,并认定人类已经无法自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与"三体世界"取得了联系,抱着借助外"三体人"拯救地球文明的愿望,她一步步沦为"三体世界"毁灭地球文明的旗手,地球上的很多科学家因而莫名死亡、很多科学实验莫名中断。在科学家汪淼等人的一步步探索下,终于揭开了所谓"三体"的真实面目。然而此时三体世界对人类已经非常了解,他们能站在更高的维度审视人类,其先进的科技已经直指地球文明。作品最终以叶文洁平淡的醒悟收尾,但三体世界对人类的进攻能否就比收尾呢?人类文明此后能否在这些潜在的劫难到来之前自救呢?引人深思。
读罢有很多印象颇深的部分,感悟蛮多,主要如下:
一、弹性的思维维度让人活的更通透
三体里边有明显的维度空间跨越,三体人看地球人是"虫子",那么地球人看三体人是什么呢?
我无法以物理的思维具想多维空间的模样,但触类旁通在意识里、思维上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也即思维的维度,包括升维、平维和降维思维。
日常生活、工作的处事中,我们面对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思路非常重要,这三种思维就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方向的思路。
而在为人之中,这三种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点类似于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自然法则下人生而平等,但在社会现实里人与人之间还是存在层级,比如长辈和晚辈、上级和下级,在这种人际的层级上,我们也应该学会切换思维、交换立场去思考问题,世界上凡是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的都没得到什么好果子 。
二、不要轻易用自己局限的世界观丈量世界。
叶文洁的经历确实很惨,所以她深感人性泯灭,但她所遇见的那几个人就真的代表全世界吗?
她只不过把世界局限在了自己的狭小圈子里和遭遇内,这种局限和狭隘的"世界观"和认知导致她酿下了大祸。如果她去思考一下更广阔的世界怎么不会发现人性的余温呢?
我一直认为,如果你感觉目之所及都是乌烟瘴气,要么是你的眼睛布满乌烟和瘴气,要么就是你没有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我们太习惯以自己的经历和世界观去揣度、去以偏概全,这些都太狭隘,诺大的世界你都没有认真看过怎么就去妄下论断呢?
三、敬畏自然,做智慧的寄生虫
自然是最温柔的社会,社会是最狂暴的自然,共存于自然和社会之中的人类则是智慧的寄生虫。
人类之所以能够从自然系统里脱颖而出,建立固若金汤的社会体系,其秘诀不在于征服和毁灭,而在于良性的自然作用和智慧的资源整合。
我们必须牢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四、人性是第一文明
再璀璨的文明都是在形形色色的人性里透射和沉淀的,上至远古时代,下至中华五千年文明,无一例外。
人性是文明之首、人类之本,守住人性的底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