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今天来上班的样子让我措手不及,她捂着脸眼睛湿红显然是刚刚哭过。正在我惊异的目光中,小艾白了我一眼道:“经理,您别瞎琢磨,我爸打的”。
小艾的爸爸打小艾了?这让我们所有人都接受不了。小艾的老家在南方乡下,老两口就这一个女儿,平时宝贝的不得了。好不容易把小艾培养长大了,怕着小艾在外地工作生活上不习惯,老两口更是把家搬来了北方,在这座一线城市买了房。
看着我疑惑着,小艾擦了擦眼把要流出的泪擦了干净。憋了许久,忽然炸了,哭起来止都止不住。公司里影响实在不好,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后紧紧的关上了门。
“小艾,你这到底怎么了?”。
其实问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后悔了,这可是个女孩儿,于是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候我都得坐着听完她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故乡的故事。
原来小艾家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有钱,老家拆迁后家里才有了一笔数量可观的积蓄。当时爸爸说在家这边要有个房,实在不行就回爷爷的老家,那是另一个更偏僻的山村。
此时的小艾却明面上答应了爸爸,暗中将所有的积蓄几乎都花在新房子上。小艾对城市太向往了,按她的原话,当时在这座城读书的时候做梦都想在这座城市买房。这件事一直瞒着爸爸,小艾想等自己工作稳定后,有了积蓄再回乡下买房吧。
这一年多的时间小艾和爸妈住在城里,一直没什么大问题。偶尔爸爸会提起想回老家看看,但小艾回一句中秋再回去吧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的是,爸爸最近突然想在阳台上种点菜,说城里的菜太贵了。小艾劝导不过也就在网上帮爸爸买了盆子、菜种还有泥土,却不料今早这些货物到家的时候,当爸爸知道泥巴也是花了钱买的那一刻,那个巴掌就打在了她脸上。
她爸的原话就是——我不傻,我虽然是个农村娃,但我教的女儿会读书!我两口子对你还不好?你莫以为你把钱都花在这里我不晓得,我这一年里出个门都难呢!这里我哪里活的了?拜访个邻居跟防贼一样的。我琢磨着种种菜,哪里泥巴也是要钱的!这个城里就那么好?我在乡下,整个村的泥巴都不要钱!昨天我梦到你死去的爷了,中秋节我回家我得住哪儿?我家都没有了,你这孩子,我这辈子就没打过你,你把剩下的钱你给我,不够我回家找你叔叔大伯匀点,我和你妈回山里去!你晓得现在一大家子住一起,是有多开心的,邻居们都住在安置房里,你不要安置房了,现在他们给我打电话,都说好!
小艾并不理解,但我却深有体会,我没有再安慰小艾,反而认为小艾的爸妈情有可原。
就像我,这个从农村来在大城市扎根的人,如今年过半百,却莫名的想要回到乡下去,回到童年时梦开始的地方。我和妻子不止一次的探讨过这个问题,但也已经知道回不去了,孩子长大了,需要买房甚至需要创业,对于我这样一个打工者来说,每一样都能掏空家里的积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我这样,对他们来说,从出生就在城市。去了远方,真的回忆起故乡,可能就是那个城市的一个小区的一栋楼的一个代号里的爸爸和妈妈,再就是成长路上的玩伴,或者那座城市能说的出口的地方美景。但是我们这代从农村里从泥巴里长大的一代人来说,回忆起故乡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我爸妈是死活都不愿来城里的,他们说受不了几千人挨家挨户住在一个小区谁也不认识谁,出个门没人可以招呼也没人招呼你。我妈说,咱们那个黄土坡上人烟稀少,但是每个家的故事都挨的那么近,这城里吧,大家都挤在一个个壳子里,每个家的故事人心与人心又隔的那么远勒。
是啊,城市里的人,每天的生活压力那么大,哪还有经营好邻里感情的心?
其实爸妈也是接过来一段时间,那是在三十年前,那天意外的碰到了一个碰瓷的,这种事对于一个大山都没出过的农民实在是匪夷所思,给了爸妈很大的触动。虽说现在网络普及,偏远的山村里电视家家户户都有,但那些大城市的片段对于大山里的这一代人还是像山外面的故事。把他们接来后各种的不适应越来越多,这种矛盾最主要还是反应在待人接物上。他们觉得城市太多计算太多的险恶,那个乡村啊,才是能踏实睡觉踏实劳动踏实享受的地方。
爸爸说,你们城里的孩子哟,为了赚钱怎么就可以活的这么累!
我说:“爸,一线城市相对公平,机会也多,大家都能赚到钱,只要努力就都能实现梦想的。而且,您看这里,教育资源医疗设施都好,你呀,就看不到城市的好吗?”。
那年我三十六岁,六十多的爸爸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崽啊,你以后就会想回去,会很想很想回去的。我小时候你爷爷和我说,他是黄土坡上的山给养大的,以后会回到山里去,爸爸也是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勒”。
三十年过去了,父母已经长久的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而这座一线城市依旧像海绵一样吸引着无数的新鲜血液,这些血液离开了家乡土壤,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快节奏的劳动中彼此碰撞着绽放着自己的光彩。每一个深夜我从阳台眺望故乡的方向,会想想这群孩子,是不是和我一样,特别想家。尤其在这中秋将近的时候,待在这座不是故乡的城,我总感觉窒息呼吸困难老泪纵横着。
我怀念着小时候爸妈在外劳作一天后,一家人吃饭聊着天,爸爸总会每晚喝点高粱酒,妈妈这时候会到厨房里拿些生花生米给爸爸自己剥着咽酒。我怀念着路过每一户人家,他们都知道我的名字,问我吃饭了没有?怀念着那座高高的披上,风从山的另一边而来,不远千里从我的脸上拂过去到另一个远方。我怀念着那些亲戚啊,总是记得彼此的生日,不远路途遥远都会常年相聚。我更怀念着,那里土壤的味道,以前我总不明白为什么那片土地总让我如此亲切,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祖先的血肉早已与我们骨髓相连。
望着小艾还在抽泣,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让她还是想想办法安顿好父母回到故乡去。
小艾回道:“为什么?城里不好吗,以后对小孩子也更好不是吗?他们就不能为我考虑吗,工作压力那么大,他们以后帮我点不好吗?”。
我叹了口气:“小艾,你长大了,父母真的不该再为你做太多牺牲。也许你的小孩未来想要的生活就是你父母现在想要的呢?就是想回到乡村过那种很慢很慢的生活呢?不是每个人都想拼死拼活好有头有脸的过,还有很多人就是想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他们想要回去的地方叫故乡,那是他们熟悉的地方,不单单是因为那里的人让他们想回去,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让他们想回去”。
小艾说:“可是,那里已经拆迁完了,那里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故乡了。即便我们回去,那些他们熟悉的山和水、草和木都回不去了,我们的故乡已经被钢筋水泥所覆盖,与我们现在待的城市毫无区别,不是吗?既然都是待在城市,那待在一线岂不是更好?”。
是啊,即便是我,不也回不去了么?多少人和我一样呢?带着梦想来到城市,最后把故乡丢了,从此在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扎根。有些可能比我更糟,年轻的时候与故乡疏离,穷尽了力气却发现大城市已经接纳不了他们了,这里的高物价让他们不得不选择着有一天离开这里,可是故乡已经荒芜也容纳不下他们。多少人就这样,那些关于故乡的所有,渐行渐远的就永远都回不去了……
/�ܜ#�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