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品读曹昇著作《流血的仕途》,今天重点不是书中男主角李斯,且来聊一聊韩非,书中说他“独一无二、注定不朽,拥有世上最伟大头脑的圣贤......”。

在说到韩非和李斯的交情时,在作者眼中,他们二位绝对是英雄相惜、知己难觅的人生典范。此书读罢,在读者心目中亦然,至少我双手赞同作者的观点。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酒逢知己千杯少。
韩非的才气不仅倍受李斯推崇和敬仰,甚至在没有见面之前,连秦始皇嬴政也是通过读其书听其事,而对韩非产生极大兴趣。所以秦王不惜动用武力,只为逼迫韩王交出韩非。当然,秦王嬴政得偿所愿,两人咸阳见面畅谈以后,更是引得嬴政对其才华甘拜下风、望其项背。
以上都不是我今天要写的重点,关键是韩非作为一个江山倍有人才出的时代,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三教九流,无人出其右。
在当时,韩非一个人的能量不亚于当年美国丢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可惜的是,韩非命运不济,在莫名其妙丢掉王位储君之后,如果不是国家危在旦夕,都不会被韩王想起和重视,更谈不上请入庙堂共商国事。
导致韩非在很长一段时间,空有满腹经纶,却难有用武之地。直到他四十七,接近知天命,因为韩国被秦国攻打,所以才被迫出山......
历史车轮一直向前走,绝大部分人都被碾压,韩非是那没有被碾压反而名垂青史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为什么他会被铭记,不仅因为他的傲骨与才气,更多因为他的处世哲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作为一个王公贵族,韩非应该最不陌生权力的游戏,他曾差点成为操盘手,却最终落得个被人排挤,甚至差点丢掉性命,这在常人看来,他是被设计,他是被委屈的。
可是,韩非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既没有无病呻吟,更没有卑躬屈膝,苟延残喘。
他文采冠绝中华,却低调谦卑至极,他没有恃才傲物,却从内到外透露着一种奢华与大内涵。
在韩非的价值观里面,不抱怨的人生才是精彩纷呈,因为他相信所有的遇见都是好的。
在韩非的世界观里面,没波折的生活简直堪称鸡肋,过得久了便会无聊无趣无意思。
聊到这儿,简单亮出我今天想表达的观点,是时候主动去干点有难度、有挑战的事儿了。
不管什么事,只要合法,不违背道德,那就去做吧,把以前想过多遍独缺勇气尚未实现的事儿,或者此时此刻最渴望做的事儿,那就放手去干,把结果交给时间。
所以,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接受和面对,哪怕那人那事儿让你多么伤心欲绝,你就权当TA是为了让你刻骨铭心。
凡是合理的顶多是锻炼,让你委屈的才叫磨练,锻炼让一个人成长,磨练带一个人成功。
很赞同一段话:熬夜看电视剧、泡酒吧、逛夜店、纹身、买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酷,但其实一点儿难度都没有,只要你有点儿钱、有点儿闲就都能做到。
但更酷的是那些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读完一本书、坚持早起、有规律地健身、稳定体重等。这些在常人看来无聊且难以长久的事情才更加考验一个人,也更能锻炼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