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内容是本书的第82页-97页,五点多醒来已经读完。
在“借班上课,怎样的课前谈话最有效”一节中,张老师针对怎么疏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给我们三点建议:一、课前谈话,要精心设计话题。二、好的谈话,要尽量让学生快速放松下来。三、时间要适度,一般不宜超过五分钟。
感觉这个还是功夫在平时,每一次的课前导入都认真对待了,才能在借班上课这种难度较大的挑战上游刃有余。
在“怎样让慢热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个问题上,张老师提了六个小妙招:一、别提“紧张”两个字。(不要给学生不好的暗示)二、多摸学生小脑袋。(肢体鼓励的作用也很大)三、多让学生小组交流。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五、让学生把外套脱了。(让学生轻松上阵)六、把听课老师当木桩。(静悄悄的学习,也许是一种静水深流)
在教师成长必经的磨课三部曲这个问题上,张老师谈了怎样进行“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同课异构切忌看热闹,要发现不同,深入思考,真正获得启迪。“同课同构”是指年轻老师克隆名师的教案,试着上上看,从模仿到超越提升自己。
而“异课同构”有三层意思,一是围绕着同一位名时的不同的课,研究他的课堂共性。二是研究同一体裁(或类型)的不同的课,从中把握这一类课的教学规律。三是研究同一篇课文不同名师的精彩演绎。总之,上课的方式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是潜下心来研究,思考,行动。
最后在“集体备课的正确打开方式”一节中,张老师严肃提出他的三点思考:一、集体备课很重要,也没那么重要。二、适合你自己班级的教案,只能是唯一的。三、未经省察的教案,是毫无价值的。张老师还告诉我们教师个体备课可以做的三件事:一、细读文本,发现每一个文本的共性与个性。二、沙里淘金,借鉴富有启发意义的设计思路。三、独立设计,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案。
书中的很多观点,好像很熟悉,却也很陌生。熟悉是觉得它们都很有用,值得思考学习。陌生是因为自己真正实践的太少。蹉跎光阴可耻,尤其是教师这个行业,不学习就会废掉。望珍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