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观点谈写作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月亮与六便士》:从人生选择上看,你就不是个具有天才属性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从人生选择上看,你就不是个具有天才属性的人

作者: 西贝玦 | 来源:发表于2017-09-10 17:35 被阅读1138次

    从人生选择上看,你就不是个具有天才属性的人

    文|西贝玦

    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每次看完一本书,就会习惯性地去翻一下豆瓣书评和知乎,以期了解一下别人对于这本书的看法是否和我的一样,或者有些什么样的独到见解是我没有get到的,再或者可能是由于自己想表达却唯恐偏离了书本或者某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内涵(其实在大多数时候阅读,我感觉自己理解到的点都和所谓的文章主旨大意不太一样)。

    而在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我决定不去考虑那么多,只是跟随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信笔由疆”地来谈谈,我所理解的《月亮和六便士》。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极具“传销”能力的人,说来也只能当做茶余饭后谈资的闲聊,在被《月亮和六便士》深深地震撼和“洗脑”之后,我不止一次地向周围的人推销一定要去读这本书,如果能够买下收藏常常翻阅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以后我会说到这一系列的缘由。一开始接触到这本书是之前在写一部微型小说(也就是之前纪梦的第一辑“贩卖记忆的小哥”那篇),尽管加进了很多讲故事的成分,人物描绘得却不够立体,更不用说写小说所需要用到的伏笔,前后呼应,情节跌宕这样的基本要求,我所写出来的那篇小说基本上可以是平铺直叙,言语直白在我这里称不上一种写作手法,仅仅是一种无能为力,以至于我不忍心去把它再读一遍,之所以一直没有删去,也仅仅只是想把它当做一种自我写作成长的见证。

    来写《月亮和六便士》可以说是作为一种对写作小说的学习,更多地却是我从这本小说里所汲取和了解的部分,可能并不能做到对这本书解释得有多么透彻和全面,但至少是基于我自己的认知和体会,在写这篇“半书评半读后感”的文章时,已经是距离读完《月亮和六便士》过去了2天,更多当时被惊艳到想要畅说个痛快的兴奋已经流失了大半,只是作为一种整理和感悟,同时这种整理的时间还在渐渐延长,所以记录下的更多是一种沉淀,一种反刍在脑海中的回味。愿我能竭尽表达所有对它的情感,可以作为一种纪念。

    我一直认为,如果一部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其它种类的文体,如果没有对人性加以思考,没有触及人性这一深层次话题的的议论和思考,这样的文章,即便是言语再怎么优美,辞藻用得再是华丽,也是不值得推崇阅读,反复传颂的。由此我想到了余华的《活着》,想到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它们的语言风格都可以说是朴素平淡的一类,但有深刻的思想作为灵魂,语言富于哲理,这样的小说写出来在有人物作为载体和情节构造作为依托之后,故事才能活起来,才能有为人所传阅的价值。

    《月亮和六便士》在我就是这样一部可以被读活的小说。里面有诸如这样的句子――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上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一般来说,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地位。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人也不太看得起。女人会被这样的男人吸引,会被他们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里却免不了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些人是一种可怜的生物。男人们即使在恋爱的短暂期间,也不停地干一些别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赖以维持生计的事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沉湎于体育活动;他们还可能对艺术感到兴趣。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也有这样的句子――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在交际应酬中,一个人只让你看到他希望别人接受他的一些表面现象,你只能借助他无意中作出的一些小动作,借助不知不觉中掠过他脸上的一些表情对他作出正确的了解。有些时候,人们把一副假面装得逼真,时间久了,他们真会变成他们装扮的这样一个人了。但是在他写的书、画的画里面,他却毫无防范地把自己显露出来。如果他作势唬人,那只能暴露出他的空虚。他那些涂了油漆冒充铁板的木条还会看出来只不过是木条。假充具有独特的个性无法掩盖平凡庸俗的性格。对于一个目光敏锐的观察者,即使一个人信笔一挥的作品也完全可以泄露他灵魂深处的隐秘。”

    这些句子我不止是记在备忘录里,也一遍遍地誊抄在书本上,现在再呈现在这里已经是第四遍或者说第五遍了。

    有朋友问我《月亮和六便士》是在讲什么,我该怎么归纳呢?我可以说,它是讲一个被命运选择成为天才的人在自己的宿命路途上去实现这个宿命厄运的故事,也可以说成是这是一个拥有着平凡而幸福生活的人毅然放弃自己的生活和一切去追寻自己的信仰的人。我应该说成是信仰吗?或许这还有那么一点不准确,或许应该说成是“梦想”,可小说中通过思特里克兰德自己说出来的话――“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是一种宿命般的召唤,催促着思特里克兰德不得不去完成这一安排的一种宿命感和使命感。从这种召唤本身来看,思特里克兰德就已经足够称得上具备天才属性了罢。

    有人评价说,关于思特里克兰德是“不是天才,依旧自由勇敢。”我却有些颇为异议了,天才可以分很多种,有本能性天才,和宿命性天才,当然这两个词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

    天才不见得非得是一开始就能发现自己才能,就能明白自己所谓宿命般的使命所在,更多地需要是去发现和探索,换句话说,有很多天才一开始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天才性便向它发展,但更多得人是在不断探索和发现中找到自己的属性和特长所在,不仅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亦是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再进一个层次就是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有不得不去完成它的欲望,尽管在这一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之前,一切都来得毫无征兆。也正如有句话所说“天才不过是找到了正确训练自己的方式。”这种“正确训练自己的方式”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来说,我想也许表示他不得不去完成他的欲望,往后追随宿命的厄运,也恰恰成为了这一天才属性发挥它作用的催化剂。

    朱光潜先生在 《艺文杂谈·资禀与修养》里提到:“

    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

    ”我想对于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尽管我们无可否认写作亦属于艺术的一种形式)。任何一种天才必定都应是表现出有这一倾向和才能,日后通过不断地训练使其才能和特优资禀发挥到极致,换句话说其实很多人都是具备某种特优资禀的人,只不过很多人一生都无法发现,或者是让自己喜欢,更无法谈在这种资禀倾向的路上越行越远。

    而这种发现之后的下苦功夫修养,当然也意味着需要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承接宿命的厄运,经历苦难和挫折。很多人是连经受苦难和挫折的毅力都没有,又何谈去探索和发现,更或者是发挥自己的天才属性呢?

    我想起了77岁才开始画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的摩西奶奶,她的作品在当时成为了热卖。她的画作极具艺术价值,而摩西奶奶的大半生都是在乡下度过,更别谈有哪位艺术家可以让她产生艺术灵感,影响到她的创作欲望。她的书《人生永远太晚的开始》和《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觉得也这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是你永于去探索自己天才特质,永远有去追寻梦想的动力和勇气,那么终有一天,你亦可以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当然,这并不是一篇鼓励你“只要勇于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经历苦难和挫折就能实现自我,完成自己的天才属性使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所正在经历的挫折不是你为完成自我属性所需要经历的苦难,很大程度上这些苦难都是你选错了道路而被动不得不经历的苦难。

    所以,从人生选择上看,你就不是和具备天才属性的人。你在心甘情愿地放弃和承受吗?你看透了一切非完成它不可吗?你有对追寻它的强烈欲望和信仰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再来谈谈,自己是否具备天才属性啦!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与六便士》:从人生选择上看,你就不是个具有天才属性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lt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