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程笔记想法旅行·在路上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06:45 被阅读7次

公司是一个能够凭空制造财富的组织。可是在制造财富的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内部的矛盾、复杂耦合性,也就是某个地方出了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引发一场全面的危机。

还有外部的压力,什么样的制度、文化下才能诞生好公司?对于一个社会,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继续经济学基础概念。

第1个公司治理。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存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问题。经营者所要追求的东西,跟所有者想要追求的东西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样的差距,尤其会体现在一些关于公司未来的重大决策上。

公司中的经营者和所有者追求的目标不同,所有者追求回报,多挣钱。而经营者他哪怕有股份也是很少的一点,他更关心的是津贴、自己的权力和自己的名声。

那么所有者也就是股东,对经营者也就是经理,应该使用信托原则还是商业判断原则呢?信托原则是说,经理一仆不侍二主,要好好地为股东服务。

商业判断原则:用人勿疑,疑人无用。那些企业的所有者请了专业团队来管理公司日常的运作。

你既然请了人家来,你就要信人家,别给人家添不必要的障碍,要大胆的让人家放手干,如果你样样都过问,时刻都要汇报经营的业绩,他们就没办法做长远的规划。

这里有个经典的案例,叫范高科案。一位公司总裁叫范高科,有投资人想收购他们的公司,他就跟董事会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然后在玩儿的时候签了转让的协议。

这时有部分股东利益受损,就把范高科和董事会告上了法庭。法院的判决是梵高科和董事会违反了信托原则,要做出赔偿,但金额太高,他们没有,于是就由那家收购的公司帮他们赔了。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很多专家对这个判决持反对意见。因为它破坏了美国商业判决的良好传统,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有了这样的判决,以后再也没有董事会的成员、专家为公司的风险承担任何责任了。

第2个收购。

恶意收购其实不是恶意的。公司之间的收购是解决一个老问题,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问题一个非常有利有效的办法。只有这样来理解公司之间的并购才是合理的,才有意义,恶意收购其实不是恶意的,是有效的有用的。

有人说恶意收购是指非自愿的出卖,强买强买,但实际上,别人不可能用枪逼着你,这是违反刑法的。

当然趁人之危不是恶意收购,当公司经营不善时,人家出一个价,你不得不买,如果公司经营的好,舍得把公司卖出去吗?所以是你看中了别人的付的价钱,才把公司卖出去的,这对你来说是好事。

事实上在并购过程中,大家比的是谁看得更远,谁能够把未来看得更大。就像十几年前到中国收购互联网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到底谁是笑到最后的,我们不知道。

恶意收购其实并不是恶意的,公司之所以被收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经营不善。而经营不善,其实是很难识别的。这时收购,就是一把利剑悬在经营者的头上,竞争对手在看着自己,如果做得不好,竞争对手、别的股东就会来收购。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第3个制度。

伟大发明创造的背后是制度、法律和想法。如果没有奇思妙想、精心构造的制度安排,许多思想的火花只会一闪而过,许多财富资本也只会被挥霍殆尽,要把它们凑起来,把思想和资本结合起来,做出伟大的发明创造背后是制度、法律和想法。

比如美国通过的拜杜法案,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热情很重要,但热情背后能让这个热情持续下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制度,也很重要。

信息不对称程度,决定公司融资和管理结构。很难看懂的行业只能吸引少数股东,这些股东一旦进来往往也参与经营和研发,这时候谁能够在边际上更妥善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最好的体制才能够做到。

比如一家药厂信息不对称程度就非常的高,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数以亿计的美元,中间的不确定性非常高。也只有最好的体制,才能够最妥善地解决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微妙关系的制度,才能够做到。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第4个责任。

经理担负“企业社会责任”等于违约。经理唯一要遵守的职业规则,就是从事那些能够增加收益,而且是在没有阴谋诡计,没有欺诈,公开的合法的情况下,追求最大利益的行为。

世界上有两种流行的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的治理文化,一种叫做股东文化,就是经营班子向股东的利益负责,而且只向股东的利益负责;

另一种叫做利益相关者文化,一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太多了,比如员工,员工家属,社区,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消费者,社会,所有的人都是利益相关者。很多人说,大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就是这个意思。

在美国奉行的基本上是股东文化,而在欧洲和日本主要是利益相关者文化。要求经理担负“企业社会责任感”等于违约。

弗里德曼的看法是:第1个,这是违约,经理把原本属于股东的钱,偷出来分给社会上的其他人;第2个,他充当了政府官员的角色,对财富进行再分配,他来决定,从股东那里拿到的利益分给谁,谁更需要这些补贴。

公司的经营高管,不是政府官员,他们既没有权利向股东征税,也没有权利决定向股东征来的税怎么使用。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总结: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劳动力滥用资本。所有的团建,以往的管理经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劳动力、经营者的利益向资本的利益看齐。

背水一战能催人奋进,也能催人放弃,但可进可退的制度安排使人们更敢于尝试。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好的制度和法律一定是融合了这两点。

谢谢欣赏,观点来自《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相关文章

  • 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公司是一个能够凭空制造财富的组织。可是在制造财富的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内部的矛盾、复杂耦合性,也就是某个地...

  • 无题

    原本只是外部矛盾,现在转化为内部矛盾了。

  • 面对一样的外部压力

    面对一样的外部压力 有责任心和没责任心感受不同 有责任心的人会自加压力 易二力合一形成共振产生困扰 #曹泽能 心理...

  • 人在面对压力时

    人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很能看清楚一个人的性格。 我在面对压力时往往不会做快速反应,除非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但这样的事...

  • 【1221】读书笔记 学习之道-4

    1、从容面对 坦然接受痛苦,训练自己应付压力,面对危机关头保持冷静,即使在无外部刺激下,保持自律,让从容融入生活,...

  • 在“刀尖”上跳舞,任正非:华为除了做到世界第一,无路可走!

    “当前我们面对美国的压力,有位名人说“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堡垒是被外部加强的”,公司内部正在松散,奋斗的意志正在衰...

  • 关于内卷的三两事

    就是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处理内部矛盾纠纷问题,从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外部事物。如果说把所有的精力都...

  • 16.如何用商业思维盘点自己?

    用商业思维盘点自己要求我们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做自己人生的CEO。 公司员工和公司创始人在面对问题时的压力和动力是...

  • 人们在面对危险和压力时的四种反应

    1. 战斗(Fight) 在面对压力时,一些人会进入战斗模式,比如,当一个人在遇到棘手的新项目时,Ta会不分昼夜地...

  • 论外和内。

    在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当中。内部一直是相当重视的因素。 记得在中国现代史的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团体为新中国的解放,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司在创造财富时,面对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pg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