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内容型产品的社交化方法,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蜂巢模型,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模型的用法。
蜂巢模型源于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名称是《Social media? Get serious!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 of social media》,分析了构建社交媒介的策略和7大组成要素。并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产品来说明这个模型。虽然观点已经很老了,但至今仍非常实用。
蜂巢模型理论指出,一款社交类产品,是以身份为核心,由状态、分享、会话、群组、声誉、关系六大要素构成。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要想设计好一款社交属性的产品,可以从以上7个方向进行思考。下面分别解释一下每个要素:
身份(Identity)
用户在系统中的唯一身份。身份是社交产品的核心,所以它在蜂巢图的中心,它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地理位置和其他个人属性。你可以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进入系统(实名社区),也可以使用虚拟身份。你在社交网络中的任何活动都会与这个身份相关。从产品层级,需要对用户身份有所体现,比如个人主页模块,能在符合隐私的前提下展示这个人的信息。
状态(Presence)
状态通常表示在线或者离线,当然也可以表达更详细的信息,在哪里(地理位置)、做什么之类的(twitter最初就是用来告诉朋友“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状态的用途是告诉大家“我在做什么”,从产品层级表现为个人动态、朋友圈。
关系(Relationships)
系统中两个用户之间的关系,例如微博中的关注粉丝,属于弱关系;微信里的加好友,属于熟人关系;陌陌里的好友,属于陌生人关系。关系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引导用户和用户之间互动起来,无论是发消息,还是“状态”变更通知,都是建立关系后的进一步行为。
会话(Conversations)
用户在系统中和其他用户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系统消息、即时聊天,或者多人讨论的形式。人们通过这种会话去寻找兴趣相同的人群、去找寻真爱、去建立自信、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产品形态可以是IM、评论、话题讨论、论坛回帖等。可以根据用户的关系不同,体现不同的会话功能。
群组(Groups)
有人就会有群组,群组是系统中把符合相同条件的用户组织在一起的有效方式。具体的组成条件可以是具有相同兴趣、主题、身份、关系的人聚集在一起。群组的产品形态一般是兴趣圈、豆瓣小组、论坛版块。群组的存在是用来承载用户产生的内容的,通常是将内容沉淀,然后围绕内容展开讨论。
声誉(Reputation)
声誉是系统给用户的人品或级别的定义(你在社区中是个守法公民,还是垃圾信息的制造者),声誉的目的是激励用户的正向行为,鼓励优质内容的生产,从产品功能层级,可以是被点赞、被收藏、被关注、被打赏的数量;从运营层级,可以是拥有高等级、高积分、高排行、高认证身份的人。
分享(Sharing)
系统中用户彼此之间展示和传播的东西,例如文字、图片、视频或者是一个网址。这里的分享主要指站内分享,如微博的转发,微信的发送图文卡片。分享的目的是形成传播和思想扩散。也就是通过一定的产品策略,将社交过程中产生的内容分发到可能感兴趣的用户群中,造成二次,乃至多次曝光,产生附加价值。
实际在产品设计中,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具有这7个特性,大部分都只有其中的几个。下图中引用了几个现实中的例子,并且用颜色的深浅标识了不同要素在不同产品中的侧重点。
像flickr更侧重于照片的分享,豆瓣则是音乐、电影和图书的分享;而twitter或新浪微博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即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并且让朋友知道;当然还有像facebook这样功能全面的“社交型网络”,7个要素全部占满,但facebook的目的还是通过实名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在线身份和好友关系,所以身份和关系是它的核心。
总之,蜂巢模型并不是设计社交产品的万能药,模型和图表都只是是为了让设计者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重点、避免遗漏,最大的作用是让大家在交流中有统一的表述方式和共同的认识。
你的社交产品符合蜂巢产品的哪些点呢?期待你的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