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个比较独特的体验,一路还算顺利的已经到了肚子鼓起的孕中期了。时不时有人说,怀孕是最幸福的了,孩子出来就不这么轻松了,一地鸡毛。
可是为什么呢?明明十月怀胎盼的就是这个小可爱啊,难道是个小恶魔?
想了想应该两个方面,一个是要学着会照顾一个小生命,要重头开始在一抓一大把主张各异的育儿知识中理出自己要遵守实践的原则,而个人的精力、时间将面临巨大挑战。让人崩溃的可能是没有自己的时间,精力大量透支,似乎可以想象如果那时候我睡眠严重不足、身材变形、奶水不足、孩子啼哭……我还能淡定的在运用学到的育儿知识给孩子爱和自由。
在这个时间段读到了张萌的《精力管理手册》感觉恰当好处。从现在开始,在自我管理上为孩子出生后的生活做准备。每个人都是24小时,但似乎时间浓度并不同,有的人每天说着自己忙的不可开交疲于奔命而没有什么成果,有的人却能做一件是一件完成很多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们说“时间管理”,不如说“精力管理”,时间真的很不受控制,我们的精力却常常在不自知中消耗着,时间管理还是自己的精力上的管理。我开始认同了生活并不是一个长跑运动,而是一个个的短跑冲刺和休息组成的。这句话让我在工作上集中精力,并在完成工作后安心的在家休班。
光有心精力集中是没有用的,毕竟靠意志打败不了身体上的疲惫,人就像个可续用电池,充电、放电、平衡,想要一直可以有很好的精力应对新生的宝宝、休假后重返职场、家庭琐事、自我恢复,首先身体要好,注意力集中,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
从能量输入的角度上来看,呼吸、饮食、睡眠、运动,都是在给自己存电。虽然有点晚了,在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提高身体素质,首先为“好生”做准备,有好的身体面对因宝宝到来而必然发生的变化,我希望这是好的更幸福的变化,不是因没准备好而一团糟的变化。
需要做的:
1、冥想,每天锻腹式呼吸,可以集中注意力,减少生产时候的疼痛。现在才可以冥想10分钟,时间长度要逐步增加。
2、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早起和晚饭后快走,开始着重锻炼腰腹臀核心力量、盆底肌、肩背臂力。
因为孕期为生产做准备,分泌激素,是人一生中骨骼、韧带、肌肉最松弛的时间段,而生后还有6个月的松弛时间段,产后恢复要从产前做起。
3、情绪平稳,孩子需要一个情绪平稳的妈妈,以为自己已经成熟了,但最近发现一点点事情依然会引起我的情绪上的波动,发现、记录、分析、破解。
4、保持精力集中格外做一件事。
我并不相信胎教,新生儿开始听各种音乐聊天说话可能会有些效果,但在肚子里,隔着那么厚的脂肪层、大脑还没有发育好,怎么可能有什么神奇的效果,我感觉最好的胎教是妈妈心情愉快、心态平稳、而每天能集中一段时间精力去做一件事,可以在专注中让心态更平和,因为时间段长,如果做出来一点成果还会增加成就感,缓解因工作强度下降而带来的工作成就上的下滑。
越来越觉得怀孕生孩子不是为了任何人,也不是为了教育,而是让自己更完善更好的一个体验,因为你是要给孩子做榜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