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年前,鲁莽的阿拉伯人从沙漠闯入波斯帝国,便深深被波斯人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富丽堂皇的宫殿所震惊。阿拉伯人带来的伊斯兰教,正是在波斯文化的滋养下走向辉煌。而波斯文化和伊斯兰教完美融合的结晶,当属帝国的中心、丝绸之路的枢纽——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半天下”,这句话足见帝都当年的富甲一方,同样适用的还有其对宗教合理范围内的接纳和包容。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绝大部分的伊朗人信奉伊斯兰教,但在伊朗境内还有10余万名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作为伊斯兰世界的少数派,其中一部分人就生活在伊斯法罕的亚美尼亚区。
伊斯兰世界的小众派——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生活区在整段旅程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一块遗世独立的绿洲,安静不语地坐落在城市的边缘。
走在一尘不染的街道上,望着时不时出现的天主教建筑,你会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一座欧洲小镇,唯一的区别是,这里居住的是有着苦难历史、精于手工自强不息的亚美尼亚人。
大约100年前,伊斯兰世界的壮大让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受到了土耳其人的歧视和驱赶,惨遭种族清洗。今天,在亚美尼亚人的教堂还有一个专门纪念1915年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的纪念碑。
茂密的树冠在纪念碑投下阴影,风也是轻的,不敢打破此地的肃穆。
伊朗接收了亚美尼亚人,并在每个城市给他们划分了生活社区。回归平静生活的亚美尼亚人在伊斯法罕建起了天主教堂——旺克大教堂(Kelisa-ye Vank)。
教堂别致地糅合了亚美尼亚、欧洲和伊朗三地的风格,所以你会看到十字架矗立在伊斯兰的圆顶上(光有些强,可能看不大清,仔细看穹顶上那个天线一样的小白架就是),十分奇特。
有人说旺克大教堂是座“表里不一”的教堂。尽管外表看起来朴实无华,内部装潢却异常华美:在伊斯兰的穹顶下,挂满了精美的绘画和夺目的瓷砖,砖上绘制着圣经故事的壁画,比如这幅审判日之天堂与地狱。
前面说了,伊朗善良地接收了逃亡的亚美尼亚人,但真实的原因是,当时的波斯大帝欣赏亚美尼亚的精湛手工艺,想要纳为己用。
令大帝都垂涎的手工艺究竟是什么样?下面这张图大概能作为我们想象的起点。显微镜下是一根普通女人的头发,透过几十倍的光学放大,可以看见上面刻着一行出自《圣经》的文字,号称全球最小(只有7g重)的圣经。我和同行的伙伴目瞪口呆地反复观赏,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上百年前的工匠之手。
天堂之下是尘世——三十三孔桥
如果说旺克大教堂代表了天堂,那么三十三孔桥就是尘世的最佳代言。
33孔桥是伊斯法罕最有代表性的桥梁之一,全长近300米,上下两层共33个拱门,因此得名三十三孔桥。这也是我在伊朗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找一个地方坐下默默观察,一幅生活浮世绘便在你面前徐徐展开。每一个桥洞都是一个故事。
夜幕下的三十三孔桥如同灯光装点的舞台,当地的年轻人就在这里上演着人生幕幕,
古老的桥洞目睹了韶华与风姿,
也见证了争吵与背叛。
“我很孤单。”
一个坐在不远处、默默观察我很久的女人突然张嘴说了这么句话。我就是这样认识了Sun。
Sun不是她的本名,她的伊朗名字太复杂,在波斯语里代表太阳,所以我干脆就叫她Sun了。Sun今年34岁,两年前离家,独自在伊斯法罕生活,大学二年级,英语教育专业。
在这摘录我们聊到的两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我问Sun:“在这里我很少看到情侣牵手,因为不被允许吗?”
Sun回答:“通常兄妹或者夫妻会走在一起,情侣即使在一起也很少拉手。”
“你和你男朋友... ...也不牵手吗?”
“我不在乎啦,但我男朋友从来不把手给我,他说这对我不好。”她眼睛专心地看着地面。
第二个问题关于头巾,我很好奇这么反人类的设计如何普及至今,我问她是否喜欢戴头巾。
Sun说:“必须得戴。其实挺傻的,你不用太在意,他们对外国人管得松。”她满不在乎地说。但随后我的头巾被风吹掉,我清楚地看到她的面部表情变得极不自然,直到我重新戴好。
她记下我的电话,并问我是否能经常跟我聊天,我说当然可以,她显得很开心,拉着我拍了一张合照后心满意足地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跟雅利安人种的轮廓分明比起来,我简直就像从年画上扣下来的某种扁脸塌鼻小怪兽T-T巧遇阿舒拉节,受欢迎的东亚脸
离开亚美尼亚人小而美的社区,重返大伊斯兰世界。
下飞机时就听说这几天会赶上伊朗的宗教节日——阿舒拉节,全国的男女老少都会参与进来。前两天还没感觉,今天才彻底地意识到,啊都参与进来的意思就是... ...没饭吃了呢T T
最热闹的大巴扎此时也空空荡荡,少有几个人也身着黑衣行色匆匆。
人都上哪去了呢?原来当地的男人们都在参加这种“鞭打”仪式。各大清真寺和巴扎的主干道里都能看到这样的队伍,浩浩荡荡甩出去几十米。
男人们一边用铁链鞭打自己的肩头,一边唱诵着前行。小男孩负责敲鼓,或者用小号的更轻巧的铁链,也学着大人样子认真比划着。
“阿舒拉”在阿拉伯文里的意思是“第十日”,每年伊斯兰历的1月10日,人们都会用铁链鞭打自己来纪念殉难的宗教英雄。
别看甩得轻巧,我掂量过,这铁链有一定的分量,一路走来不停左右开弓,体力稍差点的人恐怕很快就会吃不消。
男人们在鞭打自己,那女人们在干嘛呢?离开仪式路线,你能看到的就全是身披黑袍的穆斯林女人。在这一天,她们也有自己的使命——传达善意。
当地的传统是在这一天尽可能地帮助他人。问题是哪有那么多人可帮呢,于是帮助就被简化称了分享食物。这一天,我可是深深感受到了当地人的善意,我这个东亚面孔走到哪都瞬间被包围,人们热情地往我手里塞东西,我收到了包括苹果、面包、糖果、巧克力、盒饭在内的各种食物。
随便捧起一把给你们感受一下大伊朗人民的热情,随身带的小包都要撑不下,不得已半路折回旅馆卸货... ...
壮观的不仅是节日庆典的仪式,还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广场——
世界之窗——伊玛目广场
伊斯法罕最负盛名的伊玛目广场,占地面积有四个俄罗斯红场大,世界排名第二,你们知道世界第一是哪个广场吗?别着急,结尾揭晓。
去往伊玛目的路上会途径一个老广场,广场四周绵延的连环拱廊里售卖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而这只是伊斯法罕大巴扎的冰山一角。
从白天到黑夜,人们不约而同地赶往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伊玛目广场最大的清真寺。
夜幕下的伊玛目广场依旧人声鼎沸,亮如白昼的清真寺两旁挂有巨幅的宗教领袖画像。草地上一家人围坐成黑色的圈,吃饭喝茶、有说有笑;寺庙前人们排着队鱼贯而入,低声唱诵、面色凝重。
就在这种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氛围中,我认识了第二个Fatima。
之前在卡尚也认识一个同名的姑娘,后来查阅发现Fatima这名字代表穆罕默德的女儿。伊斯法罕的Fatima今年20岁,大学二年级,宗教相关专业。她是清真寺的志愿者,负责向感兴趣的外国人科普阿舒拉节和一切与伊斯兰教相关的知识。
我照旧问了她对于戴头巾的看法,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她说戴头巾是一种尊重,尤其是那些全身用黑色包裹的女性,说明她们尊贵又有学识。嗯,戴着亮蓝色头巾的我,估计在她们眼里身份低微又无知。
我又问她“为什么参加活动的女性不能走同一道门,必须要和男人分开?”
她回答得毫不犹豫:“因为在这样的节日里女性需要释放感情,她们会哭泣,但有男性在场很多女性会不自在。”这个回答让我无法反驳,反倒是自己的提问更像是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我对她耐心的回答表示感谢,她却说:“你有双美丽的眼睛,所以才能发现我们这么多美丽的细节。”
最后,她不失时机地发了这本宣传册给我,告诉我你感兴趣的问题这里有更详细的解答。
比如下面六个人像图,规定了女性在6种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从左到右依次是:
①在丈夫面前②全女性场合③娘家人前④出门在外⑤在男女混合的场合⑥在非穆斯林国家
可以看到场景456都需要包裹全身,23稍微松一些,但也不能像在丈夫面前那样随意。告别Fatima往回走的路上,我想到前一晚在三十三孔桥遇见的Sun,同样在大学读书,34岁的Sun因孤身一人而忧郁,因种种限制而迷茫,最大的梦想是毕业了跟德黑兰的男友一起出国;而20岁的Fatima却因身在圣城而如鱼得水,谈话间都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坚实和快乐,最想做的事则是攒钱去朝圣。
在喷泉的另一边,清真寺在水雾的作用下如梦如幻,一个个拱形门廊像裹着头巾的女人。暗处如同黑色的头巾,让我想到Sun孤单彷徨的身影,亮处则像Fatima热情洋溢发着光的小脸... ...究竟哪个是月亮、哪个是六便士?
未完待续... ...
下一站,我将去往拥有最美屋顶的沙漠城市——亚兹德。一马平川的小城,在三层楼高的屋顶就能俯瞰全城,吹吹晚风、品尝当地特色的骆驼肉汉堡,瞬间觉得不虚此行。
关注茶夏或者文集“千夏的行走记录”就可以看到第一手更新信息啦~
喜欢你就赞一下嘛,让我有动力继续写下去(✿◡‿◡)
图文均为原创,欢迎分享,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务必简信联系作者。
【答案】文中提到了伊玛目广场是全世界排名第二,那么排名第一的广场是哪个呢?答案就是我们中国的天安门广场~你猜对了吗?
点击阅读伊朗游记前两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