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001/355c8c0627c1ee14.jpg)
下雨。
感觉正常。刚才想说感觉很好来的。其实就是正常。
无论哪一种表达都不能说是新颖,能在基础上萌发,会做,就已经不错了。
看到时有一种说法,是相信就到底,不然你也啥都没有,若说凭啥如此,人家做出结果你没有,就说明你大部分的思维方法是错的。
对于这个说法,我的理解是,对于一般事,可以如此。但是得有门槛。没有门槛,输不起的事,肯定不能做。没人要命。没有必要。
面对蛊惑一定走开,如果回来再探索也是保证安全。安全都无法保证,没有用。
我之所以觉得卖惨没用,而我也试过,我在感受并使用转化那语境的过程,理解的同时并蜕变。也就是剥落了不必要的部分。
写作过程就是理顺过程。实际是否具有完善思维是一目了然的,我给你的,我也想要,这个正常。我知道你不可能给我,但是能给我如何接受的学问,那么我就得给一给。我很害怕被别人讨要,所以才会刁难对方,因想知道这种极端情况如何转化和自处。
倘若我是封闭自体,一旦产生交互,就要解决这种问题。2020年到大概现在,是这个阶段的运行。其实展示某种规律也有频率,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方法,真的说出来并不是问题,实际我从不担心别人拿去,基础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成一套。
大概三年的时间,冲破这种精神无力,孱弱,脆弱。实际是一种不适应交流,息事宁人,害怕对方会有情绪,影响事情顺利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慢慢转化,我知道,我自己一直都有这种担心。如果在职场上,弄不好有华妃做领导,属下无非就是丽嫔曹琴默妙音娘子之流,最好的曹琴默,也无法突破自己的原始顶层。
是这种孱弱使我觉得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休戚与共。我不是一个超级大胆的人,然而也不怕发起攻势,我抽过一个人耳光,主要就是为了克服对于盛气凌人的不可理喻,每天都会想起来一下,觉得很羞愧,没脸。我不知道为何会这样,但是当时就能感应到我就是这样的人,我需要这样做去克服的过程,而不是蒙起头当鸵鸟,用不回想失去自我把控。
我什么都没有,我有自己。我知道应该相信,但是面对一个原本就不可信的事情,怎样也会听信画饼充饥的,缘故很简单,我不相信看不到的部分,对方就因为愤怒给我隐性攻击,说穿了就是变相的抱怨。这样的东西人都会给特定的人。同情心和心软,在某个阶段会招到这种苍蝇。有缝隙,就会招到。
这里面暗含一种优势,觉得不过是落难,回头补上来就好,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更多接受度。穷人卖惨还说自伤,死鸭子嘴硬,原始基础也有,我不想听,就说你很厉害,你能处理,其实你不能。你反过来要听我的。但是实际问题还是照旧,就只有卖惨。
上来就自揭伤疤,说一些细节,对于那种刻意退后,说出拒绝原因的人而言,不说就是真正的拒绝了。看起来还有希望才会卖惨。下位上去了肯定要重复自己的心路历程。
并不是不相信看不到的,是已经看到结果就差离开。但对于其他人而言,也有相对应,无非就是局部操作,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负责,从这一点见,没必要说任何人的好与坏,说了反而就是打广告了。也有这种成分吧。
为了满足爱自己的需求,而去爱。
当然需要爱。
需要并不是理由。
展示脆弱面对弱者,对于强势的能吗。对吧。
强者不会心理暗示你有人格缺陷,因为他没时间听,或当金丝雀。你不掏钱买单弱者就暗讽你想要还买不起,其实那也是他自己。
并不是什么精神熔点,绝对不是。因为,从来这种爱都是自己给出去的,缺乏的是看不见也相信自己做到。
倘若被人说服了,就成了为人牺牲,在不情愿的情况下。
从不相信心理暗示,一次不信,几次也是。伤害一旦发生,人就醒了,一次就够。
对于强者的道德底线的期望是懒惰也有找不到办法的期许。虽然说内聚力是某种观察和学习的过程。劣质的爱,没有用。没用就扔掉。
别分享一个人的缺点,没有共通点的,位置不同。
本来就是那种期待不存在,一再抬高对方,觉得对方好,其实并不全这样想。它有一定困顿。它通俗易懂,也简单明了。
就变成直接说话,就是正频了。
我当然不相信你了,就是你不行,我才接触你。看吧,你要注意你对于这种言行的想法。受害是需求吗,还有一点点的时候,需要灭掉一点余火。
人不是靠相信的,而是通过行动感受,别的都没用,一味说服和情绪化都没有用。
爱,都需要,不是缺,而是寻求更好的路径。就好比我写过的错误的爱的方式,看了就可以规避了,展示就够了。提醒也有一定意义。
说不喜欢,是觉得格局小,内聚力做出来的事,无论钱多,还是阅读量,还是写多少字,有没有名气,什么位置。满招损,谦受益,戒掉不必要的东西,不被它们控制,对于他人表达的不喜欢,思考一下就行了。只要知道不是自己的原因,就不会去再想因为没有必要。
学习他人刹下心学习,不如说让自己受伤达成触底反弹。更好的办法是平静本身,直接做事,这样就不会适得其反,不需要特别情绪支撑的滋养。我写得很清楚,就明白行动路线。模仿是人的天性,因此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谁说,对的,就这么做吧。
所以每次觉得某些人没有写出另一些人的心思。很正常,每个人写每个人的心思,更加清晰,不强求人。
面对文本的阅读没有强求,应该学习的也就水到渠成。而不是说必须牺牲了1得到2,得到2又失去了3。就算普通人的人生开挂是从40岁开始,那也来得及,毕竟业力牵扯的东西,还完了,人清楚了,脑子不乱了,轻盈了。
你觉得不好没关系,我为什么那样做自己知道就行。道路正确比什么都重要。不害怕试错,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你觉得不好,和我怎么做,没关系。你是本位,我也是,都是自由客体。
作为客体,人就飘逸自在了。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心有谱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