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我跳出农门,去天津上学。
口讷嘴拙,自卑的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人生地不熟,还不会说普通话。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假期,即使有假期,也是没钱回家的,我当时的学费都是借的,可知我的孤独寂寞和难过。
那个年代村里只有村支部一部座机,而且电话费是很贵的,忘记我当时有什么事情想往村里打个电话,却没人接。
却还是被人要了10元钱,当时的10元钱我能吃好几顿饭,心疼了好久,再也不启齿打电话,然而想家的情绪一时难以排解,课余时间要么写信,要么读书。
当时主要是给父母和同学写信,父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真的不认识多少字,难为他们也开始给我写信,可惜那些书信似乎都没了。
同学们之间的书信最多,因为他们也跟我一样,都是差不多的心境,我们相互鼓励,诉说乡愁。曾经记得不等他们的回信过来,我就又一封过去了,哈哈,特别好玩。
等待的日子里充满期盼,收信的时候是最快乐的,一周至少两三封,多的时候七八封也是有的。同学们都羡慕我收信多,我写的也多啊。
记得当时把信纸叠成各种形状,营造小惊喜。还收到过一封情书,特别的有创意,在信封背面粘上一朵玫瑰花,我看信的时候,同学看到提醒我才发现,真是独出心裁。
那个男孩比我小,且是独子,虽然聪明帅气,颇让人喜欢,然而因为我想着家里没男娃,总想找个儿子多的家庭,所以就拒绝了他。
我当时用宋代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回复的他: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他却用后面四句回应的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那时的自己好幼稚,然而也是一段美丽的回忆吧。
现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再也不用写信了,然而写信也有它的好处,可以字斟句酌,不会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收到的信,还可以反复品读。
现在做梦有时还会收到信,兴奋的心情一如既往。怀念写信读信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且记载以留念吧。
网友评论
你和那个小男生的回信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