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身健康想法散文
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作者: 高校心理咨询师郭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22:40 被阅读74次
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除夕夜,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教授王文忠博士为在千聊讲课,拒绝了朋友一起过除夕的邀请!或者说是他本想拒绝朋友,千聊讲课只是个托词。他自己吐槽说:“那个朋友不敢邀请我过去了,我也不敢过去了。”

    为啥?朋友的妈妈很霸道,一家人都附和着说话,王文忠博士因此气愤不已,表示要借过除夕替大家出气,教训老太太一顿:“你什么狗屁玩艺,一个农村老太太,在北京这个大城市跟儿子、媳妇,牛逼什么?你把你霸道这一套收起来,否则我收拾你。……”他这种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的“好汉”作风,让朋友望而却步了,也直言不讳地说:“你要这样,我肯定把你骂走。 把你骂走了,咱们还有转圜余地,要把我妈气病了那还了得。”朋友还是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孝顺”,对老人的孝心,很多人用“顺从”表达,即使自己委屈也要吞进肚子里。但动力沟通元月二十一日的千聊课上,主讲嘉宾传授的《猪年变猪娃》的越狱绝招,却也警示人们,无原则的顺从,没有界限的逆来顺受,不但会助长“控制”者的气焰,而且还会传递错误信息,让对方产生错觉,让对方的“病态”愈演愈烈。越狱的诀窍就是当头棒喝,唤醒沉睡(或许是假寐)之人!

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其实无论对待老人还是孩子、朋友还是同事,接纳、宽容、倾听都要有个度,就拿孝顺父母来说,一味地忍让会让老人模糊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渐渐变得刁钻刻薄、蛮不讲理,越来越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成了不招人待见、为老不尊的讨厌鬼,一定程度上就是伤害:损害了其形象,放任其性情变化,一个本赢“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到头来却成了固执自私傲慢无礼的自私小人!如果对孩子放纵娇惯,同样也会令其不辨是非、我行我素、冥顽无礼人人讨厌的“小皇帝”。

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我们应该努力让身边人有基本的“界限”意识,就像除夕夜王文忠博士比喻的一样,每个人都在自己意识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干活,同时都能彼此看着,有时候也会吵吵架,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做的绝对对。——这就是动力沟通强调的“觉察”

        传统节日春节,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人们心灵得以慰籍和安宁的时光,但有些方面也是禁锢和壁垒。春节前我单独给两个接受咨询的家庭强调:春节即是疗愈的良机,又是一个不小的坎儿,你们将接受一股强大势力的冲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突破壁垒,让年味有新意有情谊,不是一个简单课题。

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经济发展了,条件优越了,社会应该同步进步。春节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时机,要引导孩子尊老爱幼、延迟满足、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管理财产、自强独立,切莫传递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心机,娇惯放纵、自私自利、争强好胜、蛮横无理等不良习惯,很多都是家庭平时不注意榜样作用、不注意人际交往中的引导造成的。

        当下,很多家庭孝敬老人、教育孩子都掺杂了“表演“成分,对老人孩子关注过度,把老人当成占领“道德制高点”的武器,把孩子看作自己的掌中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美其名曰“无条件的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孝敬老人、爱孩子都没错,但凡事都有度,如果以“孝”和爱之名,把“孝顺”搞成封建家庭的愚昧无知之态,把家庭教育变成任马由缰的溺爱,只会伤害自己和家人。

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需要严慈相济,老少尊卑有序,德配其位,老人德高望重,父母言传身教,孩子知礼守规,彼此襟怀坦白,互相尊重和理解,互相鼓励和包容,敢于正视问题和缺点,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乐融融,相互关照,培养人人舒适自然的风气,培育优秀的性格和品质,人人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然就可见葱茸茂密的森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力沟通中的人际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az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