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已落下帷幕。
考试刚结束,微信和QQ就响个不停:题目整体上不难。
跟学生聊完,自己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吃碗优质泡馍,泡杯茶,开始做题。
作为老师,不看不做高考原题,一上来就一通头头是道的分析,这种事我做不来,丢不起那人。
以下,分类说两句。
今年的完形填空,仍然是花朵文,套路依旧。一个纯巧合的故事场景:作者跟自己亲儿子十三年后重逢,在约好的见面地点戏剧性地救了儿子一命,典型的主旋律价值观正能量。
三板斧甩起来,错误率控制在2个以内,没啥悬念。
关于阅读理解。没出记叙文,搞了两篇议论文。根据多数学生反应,四篇做下来并不难。A轮常规阅读法+B轮天下文章阅读法,两轮用下来,没道理拿不到满分。
上过我阅读课的同学们,应该都发现了一点:CD两篇文章中,宾从表从多到能把人绊倒,偷笑吧你们就。
关于七选五阅读,文章中规中矩,还是熟悉的说明文配方。看空格位置、分析前后句,一气呵成做完不检查。
语法填空又是说明文,认真看完第一句,直接开搞。实词虚词占比7:3,不出意外,谓语非谓语也都考到了。
跟前两年全国卷语法填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今年的66、67两空,搞了个动词变名词和名词变形容词的花样。这么设置的话,能理清句子结构和设空处所做成分,变对形做对题倒也不难。只是这么一变,那些在平时纯靠机械变形的学弱们该傻眼了。
但,关于这个调整,我还是举双手支持。
短文改错是篇回忆过去的记叙文。把握好时态大背景,动词先行,严格按照考点一个个卡,最多允许失掉一两分。
关于作文,书信类应用文没变,今年是告知信,半开放半提纲。考前不搞押题,原因其实就是烦了这种所谓投机实则毫无卵用的套路。
稍微转换下思路:有咨询就要回复,回复就是告知。所谓通知,就是告知信,这种作文押题实在没意思。
列要点、考虑全文结构下的三段式、接下来填内容就是了。有套路用套路,没套路自己来。
锦上添花没问题,但切记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
关于今年考卷分析,就先到这里,详细解析课堂上细讲。
最后,给准高三学生的备考建议,就两句话:
5分基础(词汇短语、语法框架)+3分技巧+2分心态=10分厉害。
平时注重细节的同时,也要学会抓大放小。
最后的最后,再说个事:高考结束后,下一个关键决定就是填报志愿了。鉴于此,帮我在喜马拉雅的朋友打个志愿填报音频课的硬广告,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59/be661601c622ab1f.jpg)
作为一只爱惜羽毛的好鸟,从来不会给大家推荐任何自己不熟悉甚至没用过的东西。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张老师的课,我认真听过一些,靠谱推荐,支持试听,保存图片长按扫码即可收听购买。
祝大家在放榜日,都能梦想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