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听说了吗,大一新生唐曼真是一鸣惊人啊,”
“是啊,这么热的天还能跑这么快,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小女生,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林兆华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在每一次听到别人提及唐曼的名字时,脑海里都忍不住浮现出那天的红色耳机,看看朋友圈才知道今天上午大太阳天新生入学军训,全院的新生几百人一起跑步训练,居然是唐曼撑到了最后,而且似乎还游刃有余的样子,所有的质疑都在教官们的一致确认下烟消云散。看过朋友圈的吃瓜视频之后,林兆华终于确认了就是自己有过一饭之缘的唐曼。当时怎么连人家的联系方式都不留一个!林兆华撇了撇嘴,心底里暗自叹了口气。
当天下午,林兆华推脱了舍友们去给新生送凉爽的活动,倒不是他觉得新生们顶着烈日不需要老学长们送一些凉爽,只是林兆华还有六千字的实验报告要交罢了。“哎哟,老林你可真认真,就这种实验报告,老师怎么可能一份一份看呢?实验数据什么的,更是差不多就行了,误差在合理区间,交了就完了。”林兆华倒不是这样想,只觉得既然选择了机械制造,如果每一次的实验报告都是随便写写却没人管的话,机械学院怎么会排名全国第三呢?况且看新生训练也没什么,今天上午这样出彩的吃瓜时刻并不是全部,大部分时候只是让大家融入集体,明确纪律的例行任务罢了,林兆华一直对大学军训颇有微词,倒不是说他不喜欢军旅,不喜欢保卫祖国的绿色,只是参加了大学军训和成为预备役有着莫大的区别,以后如果真的有需要,难道他报名的时候说我参加过军训?全民皆兵更多时候是在战术上,在群众心理上,在儿时的乡村大家打架前都知道分成小组行动渗透上,并不存在于谁能走成一排直线,谁喊号子喊的大声,谁能在太阳下站的时间更长,谁走的方队齐整。
当然林兆华知道自己可能有失偏颇,倒也从来没和别人说过这些微词。每一份实验报告林兆华都认真完成,这也给了他精准表达和严谨实验的动力。舍友们并不理解林兆华的坚持,从分数上很多时候林兆华还不一定比那些随便写数据的同学分高出多少,但是他自己清楚,写好每一份实验报告就和当年他的初高中每一次考试一样,虽然他并不是全县成绩最好的,总分上更别提唐曼这样的专业第一,可没几个人知道的是,林兆华的高考数学,物理都是差一分满分,这样的学习成绩背后是初高中同一位数学老师严厉的教导有关系。那个拿着板子随时准备发怒的中年男人用了整整六年时间将林兆华从一个数学倒数第二变成了高考几乎满分,在考场上他一点一点写的时候,感觉到和往常做卷子没什么不同,只是换了个教室罢了,他只想为了那个最后离开讲台的男人做点什么。
晚上林兆华去了操场,天色渐渐黑下来了,新生们很快准备晚上的学歌活动,林兆华站在看台上简单扫了一眼,并没有发现红色头戴式耳机的影子,不由得心里有点失望。
“喂!学长?”林兆华回头,看到看台的最高处有一个迷彩色的身影,只是没有了红色耳机。“hello,唐曼!”
“你怎么知道我名字呀?”
“哈哈哈哈上午的事大家都传开了,知道你是谁很是正常啊,”
“好吧……本来还想和你交换一下名字呢林兆华,你都知道了我也没什么好藏掖的……”唐曼皱了皱秀气的鼻子,略带不满的说道。
“你怎么知道……”
“学校的表白墙,新生唐曼和大二学生林兆华,这标题你没看到?”
“没有……我不看表白墙,有什么用呢,莫说是匿名的,就是实名的不喜欢你也不会因为你表白在墙上就喜欢你,喜欢你的也不用这样,如果是纯八卦的话……那不看也无所谓吧?”
唐曼听着林兆华的话,嘴角勾了勾:“走,和我一起去个地方呗?”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