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简述
患儿,男,2009年11月生,属丑—牛。
2018年8月22日(丙戌日)0点多(子时),无明显诱因下,患儿左边腮部出现疼痛、肿大,急诊入院。入院时测体温正常,上午11点左右开始发热。
22日早上查房时把脉,滑数;
舌淡,舌尖稍红,苔黄腻。
血清淀粉酶:485U/L,增高(参考范围:28~100)。
尿淀粉酶:643U/L,增高(参考范围:0~490)。
90%的腮腺炎患者在发病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2周左右恢复正常。
术数推算
年气数的范围太大,不适合此例。此例有确切发病日,用干支运气来推。
一、运气受病起例
1、六气起例(伤寒):戌日病,太阳司天,加临丑命,推得亥—厥阴风木;
2、五运受病起例(杂病):丙戌日病,加临丑命,亦推得亥—厥阴风木。
现行客气正是厥阴风木,故此例为感受时行之气得病,具有传染性。
主客即表里脏腑,主气主脏,客气主腑,客气为风木则主少阳胆。
子时发病,属胆经,即主腮部。
3、两感起例:推得未—太阴肺经,非伤寒两感(表里脏腑经同时受邪)。
二、主病行流(病机):
主病(主):辛—肺(感染途径为呼吸道)
行流(客):己—湿气(现在主气是太阴湿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根据《主病行流发微歌》,
1、
“腑则为虚脏为实,虚乃轻微实病难。
外实内虚宜发汗,外虚内实下则痊。”
辛、己为脏,内外皆实,不可发表与攻里同用。
2、“子(主)投母(客)兮为实热”,即客生主(己土生辛金),病性属实、属热。
治法
综合来看,此例病因为口鼻、呼吸道感染时行风邪,病位在肝胆经,病性属实、属热,大泻肝汤主之:赤芍、枳实、生姜各15克,黄芩、大黄、炙甘草各5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