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心理专题推荐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猫来猫趣 第33篇 |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我该怎么做?案例2

猫来猫趣 第33篇 |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我该怎么做?案例2

作者: 爱阅读的思考狐狸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10:08 被阅读0次
猫来猫趣 第33篇 |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我该怎么做?案例2

晚上的咨询,妈妈和爸爸一起来,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事了,因为教育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

孩子活泼外向,爱笑爱表达,此次来咨询的目的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学习”,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都会想要一个“药方”。

是开药方还是调理体质更长效?

打个比方,就像你突然胃痛去医院,西医会说胃炎啦什么的,给你开消炎药。中医会觉得是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所以会开温胃散寒的方子。

所以,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家长会问我是不是要去做感统、专注力训练,我会觉得分情况看,有些孩子真不是你花了那个钱能有好转的,因为那未必是“根源”。


提醒和盯人是无用功

孩子上课很活泼、话多,经常因为前面一直在说话,而到下课后还要留堂继续完成,留堂的时候很“高效”,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妈妈会求助我,能不能让她快一点……

我想除去提醒孩子少说话,或者耗一个人盯着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长久之计来看,这个似乎是无用功!

你能一直陪孩子读书吗?那么好吧,你做好准备陪到高三,那么大学没人管了,孩子怎么办?你一直提醒孩子,这个其实更不好,一是久了孩子会自动屏蔽你的那些言语,二是不停的提醒本身就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事儿。


孩子的躁动源自父母

孩子每次来上课,妈妈眉头都紧锁着,也不主动和我们交流,有时候孩子留堂或表现特别兴奋时脸上会显露出明显的不满,和孩子的语言沟通可以归为“指责型”。

在后来的咨询中,妈妈也一直觉得自己很焦虑,看见孩子不自觉就会很着急,语言上就会变的严厉起来。爸爸少言寡语,平日里也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喜欢一个人看手机,孩子会求爸爸陪自己玩,一般也是敷衍的多。

妈妈每天就像是陀螺一样,上班、孩子、生活照顾……身心疲惫,自己付出这么多,孩子的表现又不佳,就越来越急,越来越焦虑。

每天和妈妈在一起的孩子,在一个焦虑的妈妈身边,也会感受到这个能量场,又能如何静的下来?


原生家庭里的批评被复制

妈妈小时候也一直生活在批评里,所以现在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妈妈很自然的就用这个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批评是为了你好,为了提醒你,让你变得更好。

这样的问题其实很多:有些妈妈不会夸奖孩子,有些妈妈为了孩子没有自我,有些妈妈不会温暖孩子……这些都是因为在自己小时候,没有从自己的妈妈那里“习得”这些,所以完全没概念,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孩子画面展现的不自信

孩子每次来画画,个体或者说是主体,都很小,有时候我们鼓励孩子,也会根据孩子要求换纸,孩子很努力的画,还是很小……

通过一段时间的绘画作品解读,孩子在活泼好动、欢声笑语背后,其实隐藏着“不自信”,通过画面一目了然。

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一些较难的问题时,会嘻嘻哈哈说:“我不会”,你要他多思考一下,孩子会拒绝。你们有可能觉得是态度问题,或者说懒惰,果真是这样去解读吗?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跨出一小步,光有鼓励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她解决问题,不是帮她做题目,代替她思考,而是去引导他们思考,陪伴他们面对困难。


亲子关系高于亲密关系

因为爸爸很忙,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妈妈和孩子一起,渐渐的,亲密关系被排到了亲子关系的后面,妈妈对孩子产生了依赖,因为孩子是稳固的,这可以给妈妈安全感。这样不自觉的,妈妈对孩子会多了一些索取,我的付出你给我回报,这个回报不是金钱,不是物质,而是我想要的学习好……

所以,从健康的家庭系统来看,亲密关系是高于亲子关系的,只有你们各自回归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个家庭系统才会越好越好,让孩子变的更好起来。


孩子分担了父母的责任

孩子们做好一个孩子的角色,做好一个学生的角色,这就是他们要干的事情,父母做的不好的地方,有很多时候会让孩子去分担,去承受,这就像是一个木桶,要是哪块板子短了,会有人去补位保持平衡,谁去补呢?父母若呆在原地,那么孩子就会去补。

因为什么?因为她爱我们,完完全全的,不带一点杂质……


换位思考一下孩子的感受

我们经常站在父母亲的角度,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为什么孩子还是这样?

我们如若换位思考一下,一个读书的孩子,只有读书,没有娱乐,没有玩,没有生活,那些所谓的朋友圈的晒吃,晒玩,有多少又是孩子正真想要的?也许你放下手机好好陪她们吃顿饭,远比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来的更“实惠”吧!

所以,下班回家,孩子希望在父母的港湾里得到温暖,得到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这样的放学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学习上的各种“关心”,怎么就没人问问我关心什么好玩的,有没有什么真的想去做的事情?

缺少了这部分暖心的沟通和交流,家里的爱没有流动起来,又想要孩子有很强大的能量去突破自我、超越自己,谈何容易?他们都只是孩子啊!

猫来猫趣 第33篇 |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我该怎么做?案例2

我们往往看得见孩子的不足,却忽视了孩子对我们那份无条件的信任与爱;

我们只知道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却忘记也许她在倾听上面不会抓重点;

我们为了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不断的在她身边唠叨、提醒,却做着一位“干扰者”;

我们在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只知道死板教条的去让他们认真看书,或者用默写等方式去要求他们,却忘记换一种有趣的方法和孩子进行互动式引导;

我们要是现在用的方法没什么效果,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方法不适合孩子,而不是孩子出了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猫来猫趣 第33篇 |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我该怎么做?案例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rg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