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一部谍战剧《风筝》,废寝忘食地追看。知道它是由小说改编的,因为等更新等得太着急,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原著小说《断刃》,想要一睹为快。
主角郑耀先,军统手下八大金刚之一,他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双手沾满了鲜血,被人称为“鬼子六”。
但他其实是中共在苏区时就派出去的卧底,代号“风筝”,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作为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柄尖刀。只是由于身份特殊,只能单线联系,在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无法救出自己的同志,有时候迫不得已还要参与处决。
这笔笔血债都记在他的头上,共产党人不会相信他这个满手血腥,罪大恶极的军统特务会是自己人,都想对他除之而后快。
他就是这样在信仰与人性、彷徨与坚定、求生与求死之间始终咬牙坚持。后来由于唯一上线的牺牲,与组织失去联系,他就成为了真正断线的风筝,只有靠信仰实现自我拯救了。
这时候郑耀先的处境十分危险。在军统里已无他立足之地,不上不下空惹人注意;因他曾当街派人狙杀中统大员,中统千方百计想要报此奇耻大辱;共产党更是对他下达了“就地击毙,格杀勿论”的密令。
在这仇家遍地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找出埋藏在共产党的特工“影子”。在他将计就计摆脱所有人的视线之后,不惜自毁容貌,改头换面,继续潜伏在山城。
他是为了给党一个交代,证明他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而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叛徒。
我原以为小说后面就是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场景,但这并不是本意,这是一部从隐蔽战线工作者的角度描述内战和历史并深刻探讨人性的小说。
好人坏人不再是单一化、脸谱化的,而把重心转移到人性的探讨上,人性是复杂的。一个所谓的好人也会为了自己的职责杀害同胞,一个所谓的坏人也只是在为自己的信仰尽自己的职责和本分。
共产党人对待自己的同志要比对待敌人还要严苛,郑耀先只能被误解不能抱怨,韩冰只能被杀不能被俘,袁农只能被诬告不能辨白。
相反,国民党特务相互之间倒是有情有义有始有终。宫庶,为兄弟出生入死信念绝不动摇;林桃,为丈夫忍辱偷生得知真相慷慨赴死;延娥,为理想坚持一生为爱情执著一生;韩冰,为“风筝”的任务与郑耀先拼到了最后。
我不禁自问,当信仰与人性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抉择?为了信仰,付出一切,在所不惜,值不值?
我忽然想起郑耀先告诉他的徒弟马小五的一段话:
最好的情报员,也往往最招人恨。恨他的不仅仅是敌人,还包括他的亲戚、朋友和家人。干上这一行,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忍受:忍受失去常人应该得到的一切;忍受亲朋对你的终生误解,忍受事业给你带来的家破人亡!但是在国家需要面前,你没有选择。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为国家牺牲,所以你能做到,这本身就说明了自身价值。在这种价值面前,难道世上还有比它更完美的回报吗?
这才明白自己的可笑之处,以现代人的眼光和价值观去看待前人的做法,以悲天悯人的人性为借口对他们加以评价。脱离时代,妄下判断,何其谬也!
在那个年代,饱经祖国百年之积贫积弱,深感百姓无休止之水深火热,切肤之痛有如亲受,救亡图存之念时刻铭记于心。兼济天下才是最大的理想,人性至亲或已归为小爱一类。
“胡虏未灭,何以为家”是这一代人的愿望,其唯一差别的只是实现方式(也就是信仰种类)不同而已。
他们早已经不把自己当人了,牺牲人性是早就做好的准备,之所以会痛苦,那是因为毕竟与自己的本能相悖。
我质疑的这些,他们在最初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国家的富强,为民族的独立,为人民的幸福,豁出去了!这就是他们的初衷!
民族与个人面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舍弃了小我,完成大我,这就是时代的力量!这就是今天看来有些格格不入的“先烈们的信仰”!
那些视国家民族牺牲为“追求升官发财却站错了队、运气不好”者,那些以己度人认为“英雄都是傻子,没有典型意义”者,那些以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为标准认为“近代史就是党派斗争史”者,都该感到羞愧。
感谢《风筝》这部剧,让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
《风筝》 | 信仰牵系,方能高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