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直忙着考虑儿子打针的事情。学校医务室不给打,而且不允许接岀校。
这样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每天晚上去儿子校门口,在车上给他打针,然后让他回校。
问题是,我不敢给他扎针,我看别人扎针都腿软。
室友自告奋勇,儿子却满是嫌弃,怕粗手粗脚给他扎疼了。
最后,他决定自己给自己扎。
说实话,他这个决定还是挺让我震惊的。这个小孩扎手指血都要做半个多小时的心理建设,而且十次里有八次得哭一下以示尊重。
如今这个决定让我很怀疑,从周五跟他聊过我的担忧以及现实状况后,他就没有丝毫犹豫地说要自己来,昨天和今天我们一直跟他确认,是否要自己扎针,他都很坚决。
而且,今天去诊所拿药,读说明书,听护士小姐姐讲解步骤,配药,全部一个人搞定。
我乐得清闲,背了手去各处转悠,室友紧张得埋怨我心大,不专心听讲解。
我说,你放心好了,他比咱俩更上心,毕竟是扎在他自己身上。
果然,室友还没记住怎么配药,儿子已经胸有成竹了。
《今日心理学》前编辑罗伯特·爱泼斯坦(Robert Epstein)撰写过大量文章,探讨青春期的力量和潜能。他认为,家长把青少年塑造得过于幼稚了。
家长往往认为孩子还小,愿意为孩子承担一些我们认为他应该还不需要承担或者没有能力承担的东西。但是我们会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到了某个结点自然生成的,而是不断锻炼、调整、经历、总结的结果。
确实,我们很少给孩子一种机会,让他为某件事负责,或者,至少让他参与到某件事务中去。
有个家长跟我抱怨孩子很没礼貌,经常在一大家人聊天的时候,让所有人只能听她讲话,有人不听,她就很生气。
而且,孩子还特别喜欢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插嘴。
妈妈觉得孩子这个问题挺严重,需要改正,但是不论是跟孩子好好沟通,还是严厉地制止,都没有什么收获,孩子依然问题重重。
我问妈妈,你家里大人之间聊天的时候会对孩子说什么?
妈妈说,孩子太讨厌了,我们大人有重要的事情讨论,她总爱来问东问西,跟她说这事儿跟她没关系,是大人的事情,但是还是会一会儿来一趟,一会儿插句话。
我说,如果以后你们有什么孩子确实不能听到的内容,你们就找个孩子不在的时间来正式聊,只要孩子在身边,你们的话题就要让孩子参与,用她能理解的话讲给她听,家庭事务要让她有参与感,有主人的感觉。
结果,还没两个月,妈妈就特别高兴地反馈,孩子现在不仅不再强求家人一定要听她讲话,不会在别人聊天时插话,还在家庭事务中贡献了很多想法,尽管有些想法很幼稚,但是妈妈担忧的礼貌问题解决了,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思想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一个慢慢的过程,他们需要一个场合来成长,家长的作用,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场合。
孩子不是不能干,只是家长们的表现,就像孩子是没有能力做任何事。
虽然我们无法杜绝孩子做错事,但是至少可以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