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燕子,今天就想说说麻雀的事。麻雀和燕子,算是小时候家里最常见的两种飞禽,其中,麻雀还是最为常见的,大概至今还是能够见到的,但终归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总能听到别人说自己小时候去掏鸟蛋的事,这事确实是真实的,但我小时候并不是去掏鸟蛋的,我们更高一等级,我们直接掏鸟,是那种小的幼鸟,大部分还没有学会飞的。
我们掏鸟,还不是去树上掏,树上不方便,也不好找,有的窝垒的巨高,根本无能为力。而那时候似乎也只有我们家可以好好的掏鸟,因为我们家那时候还是瓦房,地方又好,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瓦房是用瓦垒成的,末端会有瓦檐,因为瓦的形状问题,瓦檐处会形成一排的瓦洞,虽然不算大,但麻雀的小身板却能稳稳妥妥的把它改造成自己的家。从这点来看,麻雀是要比燕子会偷懒的,但这未免也不是一种技能。
鸟蛋,在记忆中似乎印象不深,既不爱吃,同时又不会孵,所以我们更喜欢掏小鸟,能玩耍,又不怕飞走。
掏鸟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得观察,老鸟会飞出去叼食回来给小鸟喂食,这时候,小鸟便会从瓦洞里面探出头来,有一个的,也有两三个的,灰色仆仆的羽毛,小小的脑袋微微晃动,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它椽(大概是这个字?总之是嘴的意思)两边,会有嫩黄色的,像是小菜芽一样的东西,我不知道那叫做什么,只知道有那个的,必定是小鸟,至于老鸟有没有,我也没有记清楚,大概即便是有。也是不清楚的,或者是颜色没有那么惹人眼睛的。
总之,观察到了鸟在哪个洞里,就等着,等老鸟飞走的时候,我们就拿着木质的长梯子,竖在那里,偷偷上去,到瓦洞口,然后把手伸进去,直接就能把小鸟给掏出来,一般小鸟是不啄手的,啄手也不疼,就只是尖尖的叫着,大概是呼唤老鸟。
记得孟子或者谁,曾经说了一句与《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完全相反的话,他说,人之初,性之恶。这句话我一直觉得还是有道理的,有依据的。我们那时候小,做什么也不考虑,只觉得喜欢小麻雀,就拿过来玩,却不考虑麻雀也是有家庭,有亲戚的,即便听到他们的叫声,也只是当成歌听。
但事实上,我们掏来小鸟,也并不是为了虐待欲望,更是为自己找一个玩伴。只是不知觉间,害了小麻雀。
就像有一种气蛙,被人捉到以后会特别郁闷,郁闷着郁闷着,就把自己给气鼓了,然后就死掉了。我想,就像人一样,无论是什么动物,被捉到以后都会十分郁闷的,心情低落,自然而然就影响到了生命,很快就死掉了。但我们那时候并不以为然,只是死掉了一只,再重新祝一只就是了。
除了小麻雀以外,我们还会捉大麻雀,这种方法就需要一点技术含量了,毕竟,大麻雀和小麻雀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至少,大麻雀会飞,不好捉。但也能捉。这种方法倒是比较普遍的,就是利用麻雀爱馋嘴的缺点,在外面空地上,用一根木棍,半支起来一个空塑料盆,塑料盆下面放上麻雀爱吃的五谷杂粮,木棍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要足够长,另外一端自己拿在手里,然后拿着绳子躲在屋里,要既能够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能够随时出手,又能够保证不让麻雀心生警惕。
接下来,其实就跟钓鱼的样子差不多了,就耐心的静静等待着,等待麻雀上钩。一般,不多时就会有麻雀过来,一点点试探性的去吃塑料盆下面的食物。也有啥话不说,过来就直接进去里面吃的,但也有谨慎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耐心等待最好时机,然后瞅准了,猛的一下拉动自己手里的绳子,绳子带动木棍,塑料盆一下子就会盖下来,正好把馋嘴的麻雀给扣在里面。几乎没有例外情况。
这时候,你以为万事大吉了?其实并不然,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麻雀确实被扣在里面了,但你终会要把它拿出来,拿到手的,所以你就不得不要打开塑料盆。如果这时候你冒冒失失的就打开了,里面的麻雀,百分之八十会顺顺利利的跑掉,顺便回头给你一个大大的白眼。
这个时候,其实有两种办法的。第一个,如果你身边人手够多,你可以让大家围成一个圈子,众爪齐下。但这样也是不十分可靠的,很容易手忙脚乱。
还有一个方法,也是常用的,就是拿一件不要的脏衣服,先围着塑料盆的边缘绕一圈,然后微微打开塑料盆的一边缝隙,等麻雀往外飞,它就会撞在衣服上面。然后你顺手捏着衣服一抓,就能抓到它。这种方法,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亲测有效。
小时候的童年,大概就是在这样,那样的杂乱事,有趣事,或者这个动物,那个动物,所包裹而成的。暂时不说所谓的道德准则。就只是记述一下童年,和从前的事情,而已。
早安。
《一天一夜》
2016.08.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