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学点新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习| 人类误判心理思维模型之自视过高的倾向

学习| 人类误判心理思维模型之自视过高的倾向

作者: benignHu | 来源:发表于2021-09-23 23:24 被阅读0次

(公号:心里的乌托邦)

芒格说:自视过高的人比比皆是。

自视过高之人会错误的高估自己,就好像瑞典有 9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

认为自己做的饭好吃亦是自视过高倾向的一种!

今天参考《穷查理宝典》跟大家详细介绍“自视过高的倾向”,供学习参考。

01、自视过高的倾向案例

一、高估自己的能力

《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问,你的驾驶技术在全人类当中排百分之多少?

结果特别好笑,有 9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这很明显是错的,这就是自视过高,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再比如,自视过高往往会导致糟糕的雇佣决定

因为大部分雇主高估了他们根据面试印象所得结论的价值,即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很容易带入自己自视过高的倾向,他觉得我看准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二、高估自己的私人物品——禀赋效应

所谓禀赋效应,指的是人们过度高估自己的私人物品的现象,它是自视过高倾向的一种。

生活中,人们一旦拥有某件物品之后,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就会比他们尚未拥有该物品之前对其的价值评估要高;人们作出决定之后,就会觉得自己的决定很好,甚至比没作出这 种决定之前所认为的还要好。

康奈尔大学有怎么一个实验: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组,随机分。其中一个组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马克杯,而且杯子上印了校徽,作为他们的礼物;而另一组学生却什么礼物都没有。

实验调查的内容是:刚领到马克杯的第一组学生愿意多高的价格出售这个杯子,而没有领到杯子的第二组愿意出多少钱买这个杯子。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按理说应该有这个经济常识,他们对价格的判断应该比较接近。

然而,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对于第一组学生来说,如果平均价格低于5.25美元,他们就不愿意出售;而第二组学生则表示, 如果平均价格高于2.75美元,那么他们就不愿意购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到底是哪里出现了认知问题?

学生是随机分组的啊!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禀赋效应,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马克杯),就会过高地估计其价值。

行为经济学认为,通常这个价值会高估到没有那件物品的人认定价格的两倍。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然而,我们必须正视其客观存在。

三、偏爱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查理·芒格在书上这样说道:自视过高的倾向往往会使人们偏爱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而这个效应被心理学教授设计的“丢钱包”实验证实:实验表明,如果捡到钱包的人根据钱包里的身份线索发现失主跟自己很相似, 那么他把钱包还给失主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再比如,职场中,经常有领导特别偏爱和自己有同样学历背景的人,其实这也是自视过高倾向的一种。

02、何谓自视过高的倾向

一、概念

所谓自视过高的倾向,指的是人们会(下意识地)高估自己,比如自己的能力、长相、魅力等;人们也会高估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比如自己的物品、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创造的东西、跟自己相似的人等。

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存在以下两点原因:

1.我们大部分的认知是源于我们自身的生理构造,所以心理上我们会觉得自己比他人看得更清,想的更正确。

2.大脑求存非求真;面对竞争和对抗,这种高估自己、高估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能让我们更勇敢的去接受挑战、接受竞争,继而更好的生存。

二、应对策略

查理·芒格在书中例举了应对自视过高倾向的策略:

1.针对自视过高导致糟糕的雇佣决定;为避免或者减少糟糕雇佣决定,查理·芒格说:别再对求职者进行面试,只要聘用那个书面申请材料比其他求职者优秀很多的人即可,或者看轻面试的印象,看重求职者以往的业绩。 

2.避免因为自视过高而做傻事的最佳方法是,当你评价你自己、你的亲人朋友、你的财产和你过去未来的行动的价值时,强迫自己要更加客观。这是很难做到的,你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比起什么都不做,放任天生的心理倾向不受约束地发展,却又好得多。

3.虽然自视过高通常会给认知带来负面的影响,但也能引起某些离奇的成功,因为有时过度自信刚好促成了某项成功,所以“千万别低估那些高估自己的人。”

03、启  发

一、保持开放型心态

所谓开放型心态,指的是努力寻求事物的真相,以最佳的方式进行思考!

与开放型心态对立的是封闭型心态,对封闭型形态者来说,他会经常在思考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想法,叫作“我是对的”——自视过高。

而对开放型心态者来说,他在思考的时候也有一个想法,叫作“我是如何知道我是对的”——对自己的判断保留一份怀疑,继而让自己更接近事实。

《心态》一书中描述开放型心态者的最佳状态是:理直气壮,同时虚怀若谷。

做到这个状态挺难的!

二、聚焦事实,用事实说话

芒格说自视过高之人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要留心、留意,要学会聚焦事实,用事实说话!

何谓事实?

所谓事实,指的是确实存在或者发生的事情。一般它具有五个特点:具体、公正、客观、不带感情色彩和及时,其中及时的意思是:不翻旧账,涉及的事实仅限此时此地。

很多人不会找事实,这里介绍一个方法:墙上的苍蝇的视角方法,即想象自己是墙上的一只苍蝇,通过苍蝇的眼睛,从苍蝇的视角观察发生的一切,这时看到的就更客观、更接近事实。

三、多听听别人意见

自视过高有时候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产生的。

正如达克效应所描述的:越是无知的人越是不知道自己无知,越是无知的人越不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网络,侵删

所以,为了避免或者减少这种自视过高,可以多听听别人意见,特别是多听听跟自己意见相左之人的看法。

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

04、写在最后

由于自视过高倾向的存在,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评价自己和自己相关的事与物,努力让自己值得信赖。适度的自我赞赏能够给自己带来前进的动力,过分的骄傲则更容易失败!

“保持开放型心态、聚焦事实,用事实说话、多听听别人意见”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自视过高倾向的发生。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与您共勉,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 人类误判心理思维模型之自视过高的倾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sa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