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六》16:君子的自我精进系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什么样?
君子看世界——“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看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的程式和苛责,没有一成不变的主张,也不会斩钉截铁的反对,怎样合乎义理,怎样和谐恰当便怎样去做。
世人看君子——为人处世周到得体,刚刚好。就像美女一样,待人接物,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让人觉得舒服。
君子气象的本质是和谐自然,是自身与自心的和谐自然,是自己与他人的和谐自然,是自己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自然,这种君子气象怎样来?
孔子他老人家说了——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彬彬什么样?这个词常常和“有礼”联系在一起——彬彬有礼。《礼记》中讲“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表现、表达的是天地的自然秩序,是天地万物和谐在人身上的呼应和表现。彬彬本身,体现的是符合天地秩序的一种自然和谐状态。
“文”可以理解成一切附丽于外的外显之象,比如服饰、发型、谈吐、纹饰;“质”可以概括为一切内在本质的天然气质,比如性格、禀赋、天资等。
天地有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万物自然、生生不息的。万物还有一个不断向上生长、生存繁衍的问题。
孔子的哲学基础来自于上古先民对于天地之序的长期观察、体悟和模仿。所以,他老人家讲的“文质彬彬”,是附丽于外的外显之象和内在本质的天然气质之间的相得益彰。正像天地有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一样,“文”与“质”的相得益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结构,而是不断自然生长,自我迭代升级的。这种自然生长有个基本的动力——维持恰到好处的自然和谐,与这一基本动力相对的是两组反推力。
一、质胜文则野
先前,网上有个笑话,是回答为什么要背诵古诗词的。
看到美景发出赞叹的时候,要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说一句大煞风景的“卧槽”。
这应该是最典型的“质胜文”了,从表达的准确性来讲,不可谓不真,但已经全然没有“文”的味道了而已。
据说,“翻译”这个词在西方的语言体系中和“背叛”非常类似。所以,严复先生在谈到翻译时,提到了三个标准——信、达、雅,首先要强调“忠于原文”的信。实际上,语言本身就是狡猾诡诈的中介。一个人内心里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当这种表达被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已经和他的初心有了一定的出入了。实际上,不单单是语言,一切外在的附丽,都是如此。郑板桥先生谈到艺术的创作过程,讲胸中之竹不是看到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看到之竹。谁敢说外在附丽与内在本质之间没有一丝半毫的差异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附丽于外的“文”,一定不是绝对精准的“质”。所谓文质彬彬,源自于对附丽于外的“文”的精益求精,以期更为精准地表达内在的质地美。如果差距太大,或者说附丽于外的“文”不足以表达内在的“质”,一个人便会显得粗狂、粗野。
二、文胜质则史
还有一种情况,叫做“文采飞扬”。我们看那些真正的天才,都像李白一样,整二两下去,整个一个笔走龙蛇、文章锦绣。等到醒过来了,自己都佩服自己。写出来的,比自己所能想到的还要高明。李白的《清平调》,据说是为杨玉环写的,你看其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哪里还有杨玉环的影子,完全就是喝过酒后的神来之笔。还有司马相如的赋,居然到了引发“洛阳纸贵”的程度。不能说李白和司马相如的作品都是言过其实的,至少都是“文”胜“质”的。
“文”胜“质”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陷于浮华虚饰,就像宗庙祭祀时负责祭祀官员的祝词一般——是骗鬼的,人听不听都无所谓的。
君子的文质彬彬从何而来?
正是从自然和谐的天地之道出发不断修正“文胜质”的史和“质胜文”的野,在“文”和“质”的交替完善和精进中呈现出的自然和谐、相得益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