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生主》看顺应自然

作者: jn_2017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14:16 被阅读16次

            开篇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智慧,就会感到很疲惫。平时说起这句话,往往是激励我们努力去追求,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去完善自己,以尽可能增长自己的智慧。这与古人的本意完全是相反的。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竞争、进取已然成为了社会的主题词,人们很难再找回古人那种闲适安然、悠然自得的心境了。发展带来的问题,也许只有在发展中解决,也许,只有随着进一步的充分的发展,人们不再为外物焦虑时,才会找回那种心境。而通过学习感悟再去践行,也会是回归的捷径吧。庄子在此处也提出了他的建议,“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在人体的身后,是人体的阳气流通的通道,是人的精气之所存。

            庖丁将解牛这件常人眼中的粗活力气活做成了艺术,“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原因在于庖丁“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曰“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不仅在养生,也在于学习,在于处事。对于任何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都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理清他的脉络,抓住他的关键;并“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以审慎的态度认真对待,凝神聚力,谋定而后动;最后还要“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既要有必胜的信心,也要低调敛藏。

            公文轩见右师一段,右师之介“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人的相貌是天赋予的,是自然之貌,不可以貌取人。更何况,上天为人关上一扇窗,也会同时打开一扇门。上天生每一个人,必然赋予其作用能力和特长。

            泽雉啄饮的故事中,虽然“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但仍“不蕲畜乎樊中”;樊中之雉,“神虽王,不善也”。相较之下,可见自由的意义。现代人的理念中,更会意识到,泽雉自己寻找食物的过程,也是运动和奋斗的过程,这也赋予了它生命的意义;而樊中之雉,虽衣食无忧,却总是不能自主生存,长此以往,其生存的能力也会退化,肌体的功能也会弱化。

            秦失弔老聃的故事中,指出“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遁天倍情”。而夫子安时处顺,生死也不例外。生,为气之聚;死,为气之散。生死,是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作为《养生主》一文的点睛之句,又一次强调,精神对于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养生首要的是养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养生主》看顺应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ha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