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和先生一家一起刷了《飞驰人生》,因为吃饭吃得比较晚,电影院人太多,导致我们迟到了半小时。
不知道这部电影前半小时在说什么,但后一个小时的追梦过程,看得很感动。尤其是那段,为了拉投资,张驰和尹正他们把尊严踩踏在地上,一个唱歌一个跳钢管舞,只为了心里的梦想。
就像张驰奔赴死亡那条路上出现的台词:
没有一招必胜的绝技,就看谁能在逼近极限的同时,犯更少的错误,你过得每一个弯,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你犯得每一个错,都会断送整场比赛,甚至你的职业生涯。需要专业和冷静,需要你在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全速前进,什么尊严,面子,荣耀,廉耻你都顾不上,怎么战胜对手,就是找到最晚的刹车点,找到轮胎的摩擦力极限,找到你自我能力的边界,然后,把你眼前的每一个弯都过好,这不是驾驶的技术,是驾驶的艺术,我不是想要赢别人,只是不想输给自己 。
这大概是追求梦想的最高境界吧,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旁人的耻笑,他们的眼光看法,都微不足道。
而我们呢,能为梦想做到什么程度?
光阴匆匆,青春只有一次,它值得我们竭尽全力地去为梦想拼搏一次。
青年作家杨熹文在大学期间突然地意识到,人和人之间不同的努力程度,是会造就一种时差的,这个时差往往就决定着我们人生的走向。有的人事业早成,有的人却把自己耽搁在堕落的生活里。
二十几岁的她在感慨自己错过了那么多能够变好的机会的同时,下定决心要把这样的时差补回来。毕业后她独自在异国打拼,一边要上课,一边要各种连轴打工。每天有着搬不完的货厢,洗不完的餐具,下班晚归路上还要遭遇陌生男人的调戏。
为了不朝父母伸手要钱,她吃着泡菜泡面,住着最廉价的房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两点一线往返于打工餐厅和学校自习室,一个人走夜路也舍不得坐公交车。
她说:“出国是一条让人吃尽苦头的路,走一寸却有近一寸的欢喜,我们可以做不同的人,但不能放弃成长,我最怕,把自己的特殊性活没了”。
因为杨熹文骨子里想要活出自己的特殊性,因为她不想泯然众人矣,即使过着如此这般辛苦的生活,她也不曾想过“退缩”,而是把梦想磨得愈发闪亮。
因为坚持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
她经历过无数个五点起床写字的清晨,会在打工餐厅的后厨,一脚蹬着灶台一脚抵着地面读书写作,会在疲惫下班后的地铁上坚持看书,更是牺牲掉了无数个和朋友逛街唱K的星期六。
梦想的光终会照进现实里,照进我们坚持的日常里,出版新书后的杨熹文拿到了稿费,终于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了。
美国著名编剧导演诺拉·艾芙隆写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不呢?生命只有这一次。”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曾经追逐过梦想,这样的人生都不会是平庸的,它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闪光点,熠熠发光,使我们与众不同。
在四十不惑之年,早已财务自由的雷军决定重启创业。他觉得人不能这样过一辈子,还得有点儿追求和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他说:"我的梦想有点儿夸张,就是想改变中国产品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让老百姓用上优质的产品。在我眼里,国内的产品总体来说外观很差、质量很差、价格超贵。可美国人比我们的工资高六倍,所有的东西都只有我们一半的价钱,而且品质又好又安全。“
他也曾迷茫过,问自己是否有勇气再来一回。想了半年多时间才下定決心,不管这次创业成功与否,不能让人生充满遗憾。一定要去试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创办一家世界级技术公司。
为了梦想,为了心中的情怀,雷军一心扑在工作上,大部分认识他的人都说,将来雷军的死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累死。多位小米员工也向财新记者证实,好几次在凌晨两三点时,看到雷军的司机在楼下等他。
雷军给自己的要求是‘6×24小时’工作制,其实,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雷军也是在工作。
雷军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疲劳,可是为什么雷军永远不知疲倦,身上永远充满能量呢?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量大小取决于内心信念坚定的程度,雷军不知疲倦就是因为在他的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梦想和目标会让你充满能量不知疲倦。
其实,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自己的人生时,让我们感动牢记的恰恰是不够一切追求梦想的时光,我们会此感动得泪流满面。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我始终相信一颗因为满怀炽热梦想而不肯安于一隅的心,注定不会囿于世界的某一个角落。
青春只有一次,值得我们每个人全力以赴地为梦想去拼搏奋斗!
最后分享下电影里喜欢的台词:
1、有些人活着靠造型,有些人活着靠人设,还有些人活着靠本事。
2、人在顺境遇到的朋友可能不是真朋友
3、你呢,是这辈子没有故事,想拥有一个故事。我呢,是这辈子故事太多,想拥有一个结局。
4、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
5、我没有想赢,我只是不想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