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十六

中庸十六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03 07:06 被阅读0次

其十六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有言:能够混一天下者,一定是可以效法天地之道者,或自然,或道德,或礼乐,或刑德。即使是行王霸之道者,亦是曾经心怀天下,布施万民,泽及苍生的人。如果没有一天下之心,或者没有一天下之德,或者没有一天下之能,或者没有一天下之时,都不可能完成一天下之职,即使勉强行之,也必前扑而后癫,左倾而右覆,不得成其大功。所以有其心、有其德、有其能,三者必备,再随时而举事,因资以立功,那么天下归心,万民拥戴,大功可成。即使是秦、隋短暂一统,合而复分,其后必然有辉煌时代以承接之。

所以,时势所迫,必然有应运而生的英雄豪杰。周自后稷治百谷,世代农官,积德无数,贤能辈出。太王,王季,文武成周,皆一时明王,文德武功并举,孝悌礼义治国,文明大邦,天下共主。是以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相关文章

  • 中庸十六

    其十六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

  • 《中庸》笔记(十六)

    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

  • 《中庸》(十六.齐家)

    题解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强调道“不可须臾离。”...

  • 中庸三十六

    其三十六 《中庸》结语: 《老子》曰:“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自助者,天助也;助人者,天下归之也。 《礼...

  • 中庸大道——讀通札記(676)

    讀中華點校本《卷六十六》,感:1、中庸大道。通覽歷史,俯瞰古今,中庸大道,生死之道,不可不慎。首先,何謂中庸大道?...

  • 中庸二十六

    其二十六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有言:能致曲者,...

  • 🎏《中庸》日课166

    《中庸》日课166 《中庸》第二十六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

  • 🎏《中庸》日课61

    《中庸》日课61 下面又引了一段孔子的话和一段《诗经》,为《中庸》的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

  • 《中庸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

  • 《中庸》(二十六.博学<三>)

    题解 本章先是说人,尤其圣人。圣人是至诚的,最大真诚是永远不会间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wu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