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草随拍 黑马好文收藏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1-27 11:01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唐代〕于良史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

春日山中景色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掬一捧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拨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注释:

春山:也作“春来”。

掬(jū):双手捧起。

鸣钟:也作“钟鸣”。

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赏析:

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

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此处描写堪称恰到好处:

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

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

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有画龙点睛之效。

相关文章

  • 杂花||水月

    “拥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

  • 掬水月在手

    最近偶读一句诗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说的是一种情致,是一种生活的格调,掬水方能月在手,弄花方得香满衣。 掬...

  • 有书为伴3

    有书为伴 文/莫雯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原来在雨中,飞鸟也是可以振翅辗转的。 可是它为什么又要不动声色? 连绵的雨季,昼夜不舍的夏雨,我躲在檐下卧听风吹雨...

  •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当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时,月会盈于手心,光会洒于心间,花会香于性灵。命运在得与失中教会你简单...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在讲述叶先生与诗词的的记录片《掬水月在手》中引用了两次诗经的片段,结合叶先生的经历,让人突然就感受到了那种战乱年代...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掬起一捧清澈的溪水,月影洒在溪水上,便仿佛手中揽了一轮明月...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初月如钩,满月如盘。云聚云散,月升月降,月亮总是能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想。诗人的心境不同,月亮的意象也不尽相同。...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174、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记住这一点的并不多。——黑格尔 175、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cj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