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被该书吸引因其名,六字包含万千意:西欧、思想、游、记。西欧,是本书的故事发生地,是近现代艺术的发祥地,是世界诸多大家的出生地和创作基地。单从地名便极易联想到文化,仅是代表着地理位置的两字就文艺得十足。思想和游是分不开的,像康德那样终生不曾离开过自己小镇生活而创造出伟大思想的实在不多。只有游历,才能“触目”继而“惊心”,思想才能活跃,下笔才有理有信有高度。至于记,则有作者太多主观加工的东西,与作者自己的文学水平、思想修养以至人品格局有很大关系。敬冯老(社会上喜闻乐道和作者自己也蛮是认可的名字)是个有血有肉有担当的爷们儿,所以此书实在是非读不可。
冯老的文风犹如其高大的身形,有着北国的厚重和实在。读来亲切自然,如一位长者的殷殷警语。
其首先是一位画家,后涉足文坛,进而成为文物、民俗等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抢救者和斗志昂扬的战士。因此书中满溢着深切的公共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崇高的情感,读来使人充满敬佩。另外,书中提到的关于全球化、文化产业化、中国文物的海外流失、古村落的保护和现代中国城市建设、传统文化保护和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看法和态度,都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深入思考的角度。
本书高度是绝对的高,且笔者作为北人,很能理解血脉里不拘小节的豪爽劲儿动辄便沸腾的状态。但本着严谨和负责的态度,不得不指出的是,书中确实存在多处用词和时间推算的错误。如第58页的“诉诸于”;第118页,莎士比亚本是1616年去世,书中写作“已故五百年”;第140页,把X射线、胰岛素这些自然界里本来存在的物质的“发现”说成是"发明”;法国加莱的时间推算也实在是读得头晕。如此多次,以至于每读到有关时间的地方都便得格外机警和谨慎。且冯老自己也在文中实则无意地为自己“辩解”过:“自身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衬衣西装胡乱穿也是常事。”读来又不禁觉得多了些诙谐可爱。
另外,如前所述,“记”带有很多作者自己的主观加工,且冯老在文中也“承认”:"自己的毛病在于总是自以为是。”个人愚见:书中某些观点可能确实有点言过了,对于国人喝咖啡说成是:无非在外装模作样一下,回家还是要喝茶的(对此观点实在忍不住想为那些从小饮食习惯喜甜多糖,最重要的是千真万确总就喜欢往甜品店里钻的“奶油一代”打抱不平一下);太多的“我认为”......难免有家长式的“大男子主义”之嫌。
也许读读写写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自我矛盾,自找不快。因此如果真就论断为“大男子主义”,又觉太以偏概全。仍需再推敲。那就不如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英雄主义。也正是这种英雄主义,促使着其为古村落的保护奔走呼号,对那些不考虑自身特色而生搬硬套西方城市建设成功范例的东施效颦般的“中国化”城市建设叫板儿(太多城市建设中,只要有汪水儿,就极易见到以“xx眼”命名的摩天轮建筑,总总这些应该都有个叫“伦敦-泰晤士-伦敦眼的蓝图”吧),为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成立和后生培养呕心沥血......
其实在网络发达、出行便捷的今天,在出行已然变成上天下海的走马观花式时,在并没有多少人乐于或敢于触碰稍显沉重的东西时,此游记本身价值并不十分突出。但其中严谨深入的思考、主动担当的责任和敢于发声的勇气却是对娱乐至死之世风的匡正。
如果做一件事会觉有一种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又能使这种使命事业化,那不论在自我认知或社会认同上都会变得崇高吧!本书恰对此有着极好的阐释和深入的思考。因此虽仅是英、法两个国家写成的单薄的一册小书,却寓大义于其中,让人彻悟缘何一本书既可以读薄,又可以读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