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童年时期,都被家长的“夺命连环催”催到耳朵长茧心力衰竭的程度。唉~现在想想也是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啊……
1。
在学校陪学生时,见到曾经无数次,如今也无数次出现在孩子生活学习中的催促型家长。
七八岁的小男孩,静静地趴在公共阅读平台的地板上,一手托腮,两脚翘起,活泼地在空中晃来晃去,偶尔看到好笑的地方,那弯弯的眉眼,一脸的津津有味,总是不由得吸引着过道旁来来往往的老师和学生注目。
说心里话,我们小时候身边也有很多喜欢看书的小伙伴,那时候只觉得他们像“书呆子”,虽偶有困惑——书中的世界,真的就那么吸引人么??只是好奇着,也因为怕被冠上“书呆子”的名号——那可不是啥好的名声啊!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也是深深受到大人世界的“面子思想”的影响的。这一点,只要稍微走近他们的环境,便能知晓,哪怕只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也并不就是大人们眼里啥都不懂的小屁孩!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是“小大人”了。
而如今,再看到同样的场景,当周遭的环境那么嘈杂的时候,却始终有些孩子,静静地待在他们的小世界里,和各种各样的文字打着交道,只有几岁的他们,因为在书中体验了超出现实的生活,抑或者体验了别人的人生,不管怎样,他们的人生路,因为对着书本的热爱,而那时候起便变得比同龄人宽广,甚至可能会比很多成人还宽广。
这样的阅读兴趣,以我们过来人的经验,相信不管我们自己是有还是无这样的习惯,都是会深深佩服有着这样的爱好的孩子的,因为无论今后发生什么,他都不会是孤独的。
2。
多少成年人尚且懊恼自己的阅读习惯没有建立好,看的书不够多,因此对这个世界,很多都不是很了解。长大了,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想要成长,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就是多多阅读,无论哪方面,看的书多了,量变引起质变,自然而然很多东西都会发生改变。而我始终相信,这样的改变,几乎绝对只会朝着更好的方向!
而上个例子中的小男孩的妈妈,到了学校接孩子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妈妈隔着三米远,只是在旁边淡淡地叫着孩子起来了,得回家了。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本书有多吸引人,大概从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书本就可知一二。妈妈催促了三次左右,用着同样的方法,小男孩依旧纹丝不动。最后,只能上“杀手锏”——威胁:
“到底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待会也别给我打电话!烦死了……”
话音一落,果然转头就走。
小男孩这才慌了,在后面着急地穿鞋放书拿书包,边叫着妈妈妈妈,可前面的妈妈是真的已经不见了身影......
3。
我并不知晓小男孩最终在追上妈妈会面临怎样的境况。
我唯一担心的是,这个本来对阅读有着浓厚兴趣的孩子,会不会就此因为妈妈的这一行为,而对阅读这件事产生怀疑,甚至渐渐放弃。
因为在等待与被等待的过程中,丝毫不见妈妈对孩子阅读习惯的肯定和赞赏,更不用说最重要的理解——稍微只是一点,孩子的几乎一切的事情,只要有来自爸爸妈妈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也会更加重视地去对待。
妈妈当时的处事方法,可能只需要换成走进孩子,弯下身,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喜欢看书,可是今天家里有事,不能耽搁太久,你想看的话咱们明天再看,实在喜欢的话回家妈妈买给你,今天就看这么多,三分钟以后我们必须离开,明白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从未想过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被命令着做事情。早慧的他们,几乎完全能够听懂父母的话,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不就是体现在这些小细节上吗?
那些总是被命令被安排着长大的孩子,无一不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着“断奶期”。
4。
再说回阅读这件事,它有多重要,我们从火遍荧幕的《朗读者》便可窥之一二了吧。
希望小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能够得到父母充分的支持鼓励很认可,并能尽全力去保护他们这份珍贵的爱好,这个将伴随他们一生的美好的习惯。
p.s.始终深信,这世界上,美丽的肉体那么多,可有趣的灵魂,终归得丰富的书籍才能充盈得了。
❤️
网友评论